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阿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X0049:请各位高手帮我看看这个CT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4-29 22:54 | 只看该作者
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⑴ 硬脑膜下积液;⑵ 脑积水;⑶ 因脑实质受损产生耳聋、失明、瘫痪、智力低下或癫痫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5-1 07:17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脑积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5-2 00:41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脑积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5-2 19:19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脑积水原因较多,为自限性疾病,诊断需结合临床,如头围较正常大,前囟饱满,患儿肢体活动异常等。ct表现为额颞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前纵裂增宽,额角增大。其实婴幼儿本身前侧蛛网膜下腔就宽一些。此病例可以考虑此病并建议随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5-3 14:20 | 只看该作者
小儿脑ct还要进一步观察,下结论尚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5-7 22:34 | 只看该作者
婴儿外部性脑积水(eh)发病机制不清楚, 一般认为颅缝开放时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功能发生障碍是导致蛛网膜下腔积液的主要因素。 脑炎、 脑膜炎、 硬膜下血肿、 维生素k缺乏都可引起。 初期有高颅压呕吐症状, 特发性eh仅表现头颅增大, 高颅压症状不明显。 体检见前囟膨隆, 少数患儿可有眼外展不全或眼球震颤, 多无神经系统体征。 ct表现有额和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 前部半球间裂增宽, 基底池主要是环池扩大, 额顶区脑沟加深, 脑室系统不大或轻度扩张, 蛛网膜下腔及脑池扩大多呈对称性, 中线无移位。

  无症状的eh或偶而发现者可不必治疗, 有症状者治疗主要是降低颅高压, 积液可自行吸收。 我们认为药物治疗无效时, 可采用钻孔持续引流, 颅高压消除快, 效果好。 有人认为蛛网膜吸收障碍的改善至少需时2个月, 所以颅内压降低后, 近期内积液仍会存在, 2~3个月开始减少, 1年后基本消失。 若治疗及时, 大脑发育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5-8 02:43 | 只看该作者
两个月实在难说,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病例,有很多报告脑积水,但过几个月发育好了,目前全国对这个认识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好定标准,小孩发育是个动态变化,各个小孩发育的速度和状况都有些许差别,我认为这个小孩最好动态观察,密切结合临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5-9 00:01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脑积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5-30 21:38 | 只看该作者
颅内感染性疾病: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等,常因感染后引起脑炎,脑脓肿,脑膜炎和肉芽肿等。在脑炎中: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感染最典型的致病因素称为torch,即弓形虫病,风疹,巨细胞病毒 和单纯性疱疹病毒(toxoplasmosis,rubeiia,cytomegalovirus)。感染途径常为:1,经胎盘血循环感染,常为弓性病毒等。2,经产道感染,一般为疱疹病毒。3,经母体宫颈的上行性感染,常见为细菌感染。先天性感染后破坏发育的大脑,引起脑发育不全,畸形等。巨细胞病毒性脑炎:其病理改变为脑细胞间水肿和脑软化,以及引起积水型无脑畸形,脑穿通畸形,脑小畸形等后遗症。多发于4岁以下。在ct上白质底密度灶,脑室壁及基节和脉络丛的异常钙化,为此病的诊断依据。尤其是脑室壁钙化为其特征,常合并脑积水及颅脑畸形。如感兴趣看(李松年《全身ct诊断,p,135-136)我个人认为对脑炎早期ct上未见低密度是不能除外其 诊断的,要多结合临床和其它检查,如有条件可行mri。多多交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30 05:44 | 只看该作者
外部性脑积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