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脑梗塞:
1.此病灶既没有明显的水肿,又没有明显的占位表现(侧脑室轻微受压)。但临床病程却已经有3天,而脑梗塞水肿以2-5天达到顶峰,如此大面积的梗塞,水肿及占位一定非常明显。此为明显不支持之一。
2.脑的供血血管分为穿通支和皮层支。具体到大脑中动脉,前者(有的称大脑中动脉中央支--内侧豆纹动脉和外侧豆纹动脉)阻塞常致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
后者(分为额顶升动脉、顶后动脉、角回动脉和颞后动脉),进入大脑外侧裂后分布于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供应脑皮层。供血部位:额下回、额中回、颞上回、颞中回、中央前后回的下4/5及顶叶的缘上回与角回。阻塞则导致供血分布区的脑组织梗死,影像学则表现为相应动脉供血区的皮层呈楔形改变低信号区。
但本例病灶不是契形分布的,而给人一种不规则类似于紧握的拳头形状。从病灶形态来讲,也不支持梗塞。
3.额顶升动脉分出眶额动脉供应眶部、额下回后部及额中回前部;中央沟前动脉供应额中回、额下回后部及中央前回下4/5;中央沟动脉供应中央前回下4/5及中央沟后缘下4/5;中央沟后动脉供应中央后回下4/5及顶间沟前部上下缘。
本病例病灶范围虽大,也基本分布于额顶升动脉供应区域内,但明显未累及中央后回--有外侧裂分界,比较明确。这用额顶升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塞来解释,范围上显然行不通。
4.正如翁站长所言,如果是梗塞的话,病人的临床表现确实太轻了些。能够引起中枢性面瘫的大脑中动脉梗塞,应该是皮层支的中央沟动脉以及中央沟前动脉闭塞。但这二者如果闭塞的话,引起的临床表现可就不仅仅是面瘫这么轻描淡写了:
“中央前动脉闭塞--该动脉闭塞后损及额中回后,额下回后部(岛盖的一部分)中央前回下3/4皮质,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舌肌和上肢轻瘫及咀嚼肌无力,优势侧半球还可伴有运动性失语。
中央动脉闭塞--该动脉供应中央前后回下3/4的皮质,闭塞后出现对侧头面部和上肢为主的偏瘫,持久损害者还可伴有瘫痪肢体肌肉的轻度萎缩,以及轻度的感觉障碍。”
故,此为不支持梗塞点之四。
罗嗦那么多,我个人认为可以排除梗塞。我考虑是边界清楚的星形细胞瘤--1~2级,尽管病人的年龄不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