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翁志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肢] CT13579:双侧胫骨占位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5-23 0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3579:双侧胫骨占位

以下是引用pujunzhi在2008-5-22 22:13:00的发言:[br]考虑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br]  [br]   [br]

鉴别: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由骨髓结蒂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内无成骨活动。非骨化型纤维瘤与纤维性皮质缺损关系密切,二者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相似的组织学表现,一般将小而无症状并仅局限于骨皮质的病变,称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而把病灶大且彭入髓腔者称为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5-23 0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3579:双侧胫骨占位

以下是引用杀毒软件在2008-5-22 21:45:00的发言:[br]考虑双胫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可能性大[br][br]
[本贴已被 杀毒软件 于 2008-5-22 21:45:56 修改过]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fcd)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因局部骨化障碍和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大多能自行愈合。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4~8 岁,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一般无症状,少数病人有轻微胀痛,可有家族发病倾向,大多在外伤后拍片发现。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一般发生于长骨干骺端的骨皮质,与骺板相连或相隔数厘米,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尤以股骨远端多见。
近来由于 ct的应用,使得 fcd 的诊断更加明确。ct上可表现为局部的骨皮质缺损呈盆口形或蝶形,缺损表面无变薄的骨皮质,且缺损底部可平整或凹凸不平,有突起的骨嵴。
有关 fcd的发病机理及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关系:目前争议颇多,且不十分明确,大多认为本症是青少年儿童发育期的一种变异,其原因是局部骨化障碍,大多可自愈。fcd 穿破入骨髓腔则可能转变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有作者认为将较大的累及骨皮质和骨髓腔并可引起临床症状的肿瘤样病变称为非骨化性纤维瘤。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6-7 23:50:48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5-23 08:08 | 只看该作者
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也即多发性骨纤维结构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5-23 12:32 | 只看该作者
骨血管瘤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5-23 18:16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5-23 18:21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5-24 00:53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5-24 00:5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考虑良性骨病---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5-24 01:58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5-24 02:0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