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腔静脉后输尿管又称环绕腔静脉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先天畸形,但早期多无症状。hochstetten在1893年首先于尸解中发现本病[1]。男性多于女性,约3∶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30~40岁之间。本病由腔静脉发育异常引起。胚胎期有三对主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发生有关,即后主静脉、下主静脉和上主静脉,其相互交通,形成“静脉环”。在胚胎第12周,后肾与输尿管从骨盆上升,传越“静脉环”达到腰部。正常发育过程,右侧的后主静脉退化萎缩,下腔静脉主要由下主静脉和上主静脉演变而成,右侧输尿管位于下腔静脉之前。如发育异常,右侧后主静脉不退化萎缩,成为下腔静脉的主要组成部分,输尿管即位于下腔静脉后并于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之间穿出,形成本病[2]。根据腔静脉后输尿管位置高低,本病分为高襻型和低襻型两种,高襻型极为罕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