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向医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部] ZT0014:消化道钡餐—胃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l0113之二:消化道钡餐—胃篇

化生性胃炎


胃粘膜表面呈颗粒状改变,胃小区大小不等,轮廓不光滑,胃小沟宽而深,呈“面”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l0113之二:消化道钡餐—胃篇

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又称痘疮样糜烂,为糜烂之周围粘膜皱襞有隆起.也称疣状胃炎.
x线表现:1胃窦部可见多发圆形或椭圆形6~12毫米大小之充盈缺损,中心有2~3毫米之浅的脐样凹陷,而残存浅钡斑;2病变沿粘膜皱襞走行排列,形成串珠状;3有时表现为皱壁为异常膨隆,呈蛇样迂曲;4偶尔为单发,为2~3毫米之较大隆起,高度低平,基底部平缓,表面及边缘光滑,中心凹陷浅小.
以上改变可经数周或3个月左右消失.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5-5-28 11:28:12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1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l0113之二:消化道钡餐—胃篇

肉芽肿性胃炎
肉芽肿性胃炎为胃炎症侵入粘膜下层伴有肉芽肿形成.胃粘膜、胃壁均有增厚.
x线表现:胃粘膜皱襞粗大肥厚,粘膜面可有浅表小溃疡,或同时伴有吸溃疡;胃壁增厚,胃窦部狭窄,并显示僵硬;有时可类似假性淋巴瘤x线征像。


病理证实为胃窦部肉芽肿性胃炎伴浅溃疡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1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l0113之二:消化道钡餐—胃篇

肥大性胃炎

胃粘膜表层炎症同时,伴有胃粘膜内腺体增生、肥大。由于胃粘膜上皮和腺体都出现肥大,x线显示胃粘膜皱襞的宽度和高度均明显增加,单对比充盈加压相及双对比相上粗大的皱襞形态固定,走向迂曲,不消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5-28 23: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向老师!您辛苦了![emb20][emb20][emb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5-29 05:28 | 只看该作者
肉芽肿性胃炎稍不注意就诊断“胃癌”了。特别是在没有影象增强设备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5-29 06: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向老师!
另外想请教向老师胃下垂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书上怎么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5-29 19:51 | 只看该作者
初来乍到,学到不少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5-29 2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2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l0113之二:消化道钡餐—胃篇

以下是引用cefcmj在2005-5-28 22:31:53的发言:[br]谢谢向老师![br]另外想请教向老师胃下垂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书上怎么没有?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缘垂坠于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约在肚脐水平线上)以下。
       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目前胃下垂的x线诊断标准并不一致,国内文献报道,依据站立位胃角切迹与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分为三度 : ( 1)轻度 :角切迹的位置位于髂嵴连线下 1. 0~ 5. 0cm ;( 2 )中度 :角切迹的位置位于髂嵴连线下 5. 1~ 10. 0cm ;( 3)重度 :角切迹的位置位于髂嵴连线下10. 1cm以上.[见马玉富,胃下垂x线钡餐诊断标准的探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9(6):462-4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