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影像读片
›
CT病例讨论
›
CT1425:纵隔肿瘤(有病理结果)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ZYX_jmh
CT1425:纵隔肿瘤(有病理结果)
[复制链接]
hyb123
hyb123
当前离线
积分
0
11
#
发表于 2005-6-1 0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425:纵隔肿瘤(有病理结果)
以下是引用
chry3在2005-5-31 22:33:27
的发言:
[br]侵袭性胸腺瘤[emb6][em14]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xuefeng
lixuefeng
当前离线
积分
112
12
#
发表于 2005-6-1 06:47
|
只看该作者
侵袭性胸腺瘤可能性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nhaoliang69
sunhaoliang69
当前离线
积分
0
13
#
发表于 2005-6-1 06:48
|
只看该作者
[emb6]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uanfang_22
yuanfang_22
当前离线
积分
0
14
#
发表于 2005-6-1 07:00
|
只看该作者
纵隔肺占位---侵袭性胸腺瘤可能性大
鉴别:畸态瘤 瘤体密度均一,无混杂密度,可排
淋巴瘤 建议骨穿结合实验室检查待排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bniya
arbniya
当前离线
积分
0
15
#
发表于 2005-6-1 08:08
|
只看该作者
考虑侵袭性胸腺瘤,病理类型分析可能是淋巴细胞型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aoniu
laoniu
当前离线
积分
0
16
#
发表于 2005-6-1 08:57
|
只看该作者
患者年龄较轻,肿块主要位于前上纵隔,密度尚均匀,有中等度强化,内血管略受压狭窄,侵犯前胸壁,肋骨有破坏,与肺组织交界尚光滑,心包及左侧胸腔少量积液.拟诊:1、胸腺廇;2、纵隔型肺癌。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yong
zhanyong
当前离线
积分
1137
17
#
发表于 2005-6-1 12:58
|
只看该作者
ct表现:1)平扫示左前上纵隔实质性肿块,边缘轻度分叶状;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其内密度均匀,无坏死 囊变及钙化征象;肿块向前累及左前胸壁;
2)增强片示肿块均一强化,增强幅度约20hu;(平扫片和增强片ct值比较),上纵隔大血管及气管周围脂肪间隙几乎全部填塞呈灌铸型;部分血管受压变形并轻度移位,如主肺动脉左侧缘及左肺动脉干边缘平直,气管受压向后移位;心包增厚,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征象;
3)mpr示肿块最大径在纵隔内,向胸腔内突出之外侧缘及下缘尚清晰。
ct拟诊:左前上纵隔实性占位:1.考虑侵袭性胸腺瘤可能性大(血管、心包、胸膜受累);2.淋巴瘤?
诊断依据:1。支持侵袭性胸腺瘤的依据1).前上纵隔实性占位;2)向周围结构侵犯,纵隔脂肪间隙消失呈灌铸型;3)纵隔内未见明显单个分散肿大淋巴结;4)肿瘤侵犯同侧胸腔,右侧胸腔未见异常。5)临床无症状;
2。不太支持侵袭性胸腺瘤的征象:1)较大的肿瘤无坏死、囊变及钙化征象出现;2)病人年龄相对较轻27岁,胸腺瘤的年龄相对较大,一般大于40岁(结合文献);3)增强扫描呈均一强化(多应为不均一强化)。
鉴别诊断:1.淋巴瘤:分为hd和nhl两类;以中纵隔多见,也可见于前纵隔,为多个淋巴结融合而成的大块状;发病年龄多比较年轻,平扫时密度常低于软组织,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者不均匀强化。增强幅度多大于30hu;当肿块较大时可以直接蔓延而侵犯肺、胸膜、胸壁及心包。故本病例不能把淋巴瘤排除在外。
2.非畸胎类生殖细胞瘤:精原细胞瘤,内胚窦瘤多 发生于男性;年龄多小于30岁,肿块多为混杂实性密度。钙化多见。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yong
zhanyong
当前离线
积分
1137
18
#
发表于 2005-6-1 13:07
|
只看该作者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步骤包括:
1.发现病变;
2.定位诊断;肺部和纵膈病变的鉴别;
3.分类诊断;纵隔分区对定性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常见部位的常见病)
4.定性诊断(良恶性鉴别诊断)。肿块的形态,密度,边缘,周围结构的情况,增强的改变及一些病人的基本资料。
综合以上所述基本能解决影像诊断的问题,当然比不上病理了 ,呵呵。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skgmmyvtkd
wskgmmyvtkd
当前离线
积分
0
19
#
发表于 2005-6-1 15:35
|
只看该作者
前中上纵隔肿块,以左前上纵隔为主,部分突入胸膜到胸骨左旁,相邻血管受压移位,邻近骨质未见明确破坏征象。注射造影剂后其肿块可见强化征象,其内见细小血管夹杂影。
考虑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以以下几种可能性大。
1、纤维来源的肿瘤可能性最大,以包裹性孤立性纤维瘤考虑。
2、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
3、淋巴瘤不考虑,没有依据。
4、侵袭性胸腺瘤不考虑,血管应包绕而不应推移,其肿块边界清。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影子杀手
影子杀手
当前离线
积分
172
20
#
发表于 2005-6-1 17:29
|
只看该作者
侵袭性胸腺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答疑解惑
X线病例讨论
求职招聘
版主管理
海阔天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