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周战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RI1767:左外侧裂病灶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8-23 01:0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动脉瘤(瘤体内血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8-23 0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ri1767:左外侧裂病灶

以下是引用联众之王在2008-8-22 6:25:00的发言:[br]双高信号,wt2病灶周围见低信号含铁血黄素包环:海绵状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8-23 04:08 | 只看该作者
海绵壮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8-23 05:01 | 只看该作者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多为界限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的等至稍高密度影,可合并斑点状钙化。除急性出血或较大的病灶,灶周一般无水肿及占位征象。注射造影剂后病灶的增强幅度主要取决于病灶内血栓形成和钙化的程度。

  mri比ct可更清晰地显示不同时期出血成分的信号变化。瘤巢内的反复慢性出血和新鲜血栓内含稀释的游离正铁血红蛋白,使其在所有成像序列中均呈高信号。病灶内胶质间隔和沉积的含铁血黄素表现为网格状长t1、短t2信号带。陈旧血栓以及反应性胶质增生呈长t1、长t2信号。钙化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病灶周围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长t1、短t2低信号环。因此,典型的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低信号环围绕的网格状或桑葚状混杂信号团块。有学者认为这是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信号。由于含铁血黄素的磁敏感性效应, 梯度回波像较t2wi能更多地显示多发小的病变。但梯度回波像应结合t1wi和t2wi表现综合分析,以利于克服含铁血黄素形成的伪影对正确诊断的干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8-23 06:05 | 只看该作者
肯定是富血管的病灶,考虑血管源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8-23 07:54 | 只看该作者
海绵状血管瘤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8-23 15:30 | 只看该作者
海绵状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8-23 21:35 | 只看该作者
考虑  1海绵状血管瘤    2胶样囊肿不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8-24 00:56 | 只看该作者
海绵状血管瘤没什么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8-24 01:09 | 只看该作者
左侧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支持-----t1 高信号,t2 中心高信号边缘低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