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jiajie在2008-9-2 11:51:00的发言:[br]支持骨化性肌炎诊断[br][br]----------------------------------------------------------------------------------------------------------[br] 【骨化性肌炎】[br][br]【诊断方法】[br][br]有明确外伤史;伤后反复被动屈伸关节;关节肿胀、疼痛持续不消伴局部温度升高;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变小;x线早期无特殊,3~4周后关节周围发现云雾状的骨化团,晚期骨化范围缩小,密度增高,界限清楚。一般伤后3~6周内有增大趋势,6~8周后趋于稳定。 [br][br]【发病机理】[br][br][br]骨折、脱位等严惩损伤后,骨膜被剥离、破裂,血肿形成,或局部受到被动牵拉、手术刺激,形成血肿,这些可引起血肿骨化为主的骨化过程;血肿吸收后则逐渐向骨膜下骨化发展。目前对其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可归纳为骨膜生骨学说和纤维组织转化生骨学说。[br]骨化性肌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br]1.反复强力被动活动。[br]2.治疗时间,早期治疗可得到良好的复位,减少血肿形成,利于软组织修复。[br]3.年龄,儿童发生骨化肌炎的机会少于青壮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