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透明膜病主要见于早产儿,也可发生剖腹产或宫内缺氧窒息的患儿。
病理改变表面张力活性物质合成不足,以致出生后不能保存肺泡内残气而造成进行呼气性肺泡萎缩。缺氧引起血浆蛋白渗出进入肺泡腔、末梢气管而形成典型的透明膜,通常症状出现于生后2-3h,也可延迟至8-12h,症状于18-24h内加剧。一般3天举剑减轻,重症病例于3d内死亡。
x-ray:1。肺充气不良伴细小颗粒状密度增高影。肺野透亮度均匀性减低,分布于两侧肺野。由于上叶发育成熟较肺下叶为早,两下肺病变较两上肺野重。2。支气管充气征.细小颗粒影背景下的树枝状的支气管充气征。
”白肺“,病情进展。细小颗粒融合呈结节状,支气管充气征更明显。肺野与心隔软组织对比逐渐丧失,最后弥漫性肺泡不张所致两侧性“白肺”伴广泛的支气管充气征,而胸腔容量基本正常。萎陷的肺泡内有透明膜。
x-ray复查肺野充气逐步增加,网状细小颗粒影逐渐减少消失,支气管充气征逐步消失。-好转
鉴别诊断:1。湿肺x-ray颗粒较粗,分布不均匀,变化快。支气管充气征不明显。于2-3天内症状和肺内病变消失。多见于足月儿。病因肺液清除延迟。
2。新生儿肺出血:常为围产期为重疾病的并发症,两叶或两叶以上的肺大块出血。x-ray以大片状或斑片状阴影,病变密度均匀,可伴广泛肺透光度减低。
3。新生儿吸入综合症:除高密度影外,可见肺气肿或肺不张。
治疗;呼吸机的使用及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