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结果已发布为:隐睾胚胎癌;lkc8963老师分析的很到位!佩服!
本病例除了影像表现外,实验室检查对我们分析病例也起着重要到引导作用,本例afp为:7526.7μg/l。
下面对afp在临床的意义做一下简单的回顾:
afp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系肝细胞内粗面内网核糖颗粒所合成,胎儿出生后,血清afp浓度下降,几个月至1年内降至正常,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极微(一般<20μg/l),除肝细胞癌可显著升高外,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也可升高,但其绝对值不如肝细胞癌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有afp的分子变异体,亦可有一过性升高。因此血清afp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与超声检查才有诊断意义。
①血清afp对肝细胞癌有特异诊断价值,尤其是动态变化测定,如afp连续4周阳性(>400μg/l),同时alt正常,并且排除上述其他疾病,可以诊断肝癌,其阳性率可达60%~80%。
②可用于高危人群的肝癌普查。上海市曾于1971~1976年对196万人进行普查,发现肝癌300例,其中亚临床肝癌134例,占44.4%,对早期发现肝癌,尽早治疗意义很大。
③afp还可用于评定手术或其他方法的疗效,判断预后。手术彻底切除者,afp在2个月内转阴,如遗留残余或局部复发或转移,afp多不降至正常或降而复升。
④可以用于判断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和癌肿的大小。afp阳性者以分化程度ii级及iii级最高,i级及iv级均低,肝癌坏死程度严重者afp亦低。血清afp浓度亦与肝癌的大小有关。<3cm者阳性率仅25%~50%,4cm者多达400μg/l以上,5cm时常突升高至700~1000μg/l,因此对小肝癌应辅以其他肝癌标志物及超声检测。多发性结节型afp阳性率为53.8%,巨块型为62%。
⑤在各种肝炎及肝硬变时,afp可见一过性增高,但经治疗肝功能恢复后,afp也随之降至正常。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9-24 23:11:38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