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神雕侠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1592:四肢CT!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7-23 21:14 | 只看该作者
[emb6]6楼[emb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7-23 22:12 | 只看该作者
主要考虑骨囊肿与骨巨细胞瘤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7-23 23:45 | 只看该作者
1.骨纤.2.内生软骨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7-24 01:46 | 只看该作者
骨囊肿可能性大。不除外别骨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0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592:四肢ct!

以下是引用jiajie在2005-7-23 11:00:50的发言:[br]左股骨中上段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楚,无硬化。[br]考虑:ⅰ~ⅱ级骨巨细胞瘤。

版主好,请教骨巨细胞瘤和骨纤如何鉴别?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7-24 14:41 | 只看该作者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作者:aya录入    临床医疗来源:aya录入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05-5-3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转自37度医学网

  【概述】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是一种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正常骨组织被吸收,而代之以均质梭形细胞的纤维组织和发育不良的网状骨骨小梁,可能系网状骨未成熟期骨成熟停滞,开出生后网状骨支持紊乱,或构成骨的间质分化不良所致。本病临床并非罕见,约占全部骨新生物的25%,占全部良性骨肿瘤的7%。单骨型约占70%,多骨型不伴内分泌紊乱者约占30%,多骨型伴内分泌素乱者约占3%。

  【诊断】

  本病除单骨型早期不易发现外,一般结合病史、部位、体征及影象学检查,多勿须组织学证据即可确诊。

  【治疗措施】

  本病尤其是单骨型,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因放疗有诱发恶变可能。鉴于本病临床进展缓慢,对病变较小或无症状者,可暂不手术,但应密切随访观察。病变发展较快者,伴有明显畸形和功能障碍者,应视为手术指征。根治性切除虽为最佳治疗方法,但有导致功能障碍与美容缺陷之弊。保守的部分切除易于复发,其中单骨型为21%,多骨型可高达36%。手术方法和进路选择,应根据原发部位、侵犯范围和功能损害程度灵活掌握,原则上是尽可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生理功能和美容效果。

  手术中,对儿童及病变广泛者,宜采用经口插管全麻。病变局限者亦可在局麻下切除。

  手术切口有多种,可以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应用。①caldwell-luc法:适用于病变广泛累及上颌骨、鼻腔、眶下壁、筛窦和蝶窦者;②weber-fergusson法:适用于上颌骨、眶下壁、颧骨、硬腭及蝶筛窦广泛受侵的病人。③颅—面联合进路:包括双额瓣或单额瓣+weber—fergusson切口,适用于原发于颅前窝底或鼻窦、眶壁并互为侵犯的广泛病变。④fish法:适用于病变原发于颞骨,外耳道、中耳、内耳、岩骨及颅中窝底受累者。

  手术以平凿、圆凿或大刮匙分次切除为好。创面渗血较多,术中宜使用骨蜡止血和给予必要的输血,尤其是儿童更应注意。

  本病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故术中对邻接颅底及颅内的重要神经、血管部位病变,不要过份切除,以免发生意外。

  【病因学】

  不明。可能与外伤、感染、内分泌功能紊乱或某些原因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但均未证实。目前普遍认为本病不是真性肿瘤。

  【病理改变】

  血管供应变异较大,病变组织大体呈白色、灰白色或苍黄色,比正常骨组织稍软,切割时有含砂感或弹性感,巨大骨损害多从骨髓向外侵蚀和扩展,管状骨和扁平骨的骨皮质仅留两层薄壳,去除外壳如去包膜。镜下见:网状骨骨小梁的大小、形状和分布不一,无规律地包埋于质地疏松或致密的富含细胞和血管的结缔组织中。此组织类似结缔组织化生的结果。骨小梁形态变异较大,多呈球形,在横切面呈曲线形、c形或弓形,边缘不规则,骨细胞腔隙宽阔。骨小梁紧密排列,形成骨网。骨小梁由粗纤维的原骨构成,在偏振光镜下呈网状而非板状。偶见网状骨板状变形,有时见弓状骨小梁环绕一中心血管。多数骨小梁缺乏成骨细胞构成的轮廓。这可与骨化纤维瘤鉴别。

  【临床表现】

  临床分类 多数作者同意beleval和schneider(1954)提出的分类法,即将本病分为三型:①单骨型:单个或多个损害累及一块骨,其中上颌骨发病最多,为64%,下颌骨为36%,颅面骨为10%。②多骨型但不伴内分泌紊乱:多个损害累及一块以上骨骼。在中等度骨骼受累的多骨型中,颅面骨受累的发生率为5%,在骨骼广泛受累的多骨型中,颅面骨受累的发生率为100%。van tilburg在复习文献报道的144例病人后发现,单骨型与多骨型在颅面骨中以额骨和蝶骨受累者最多,且常同时受累,其次为筛骨和颞骨。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病。③多骨型伴有内分泌紊乱:此型与单骨型比例为30∶1。损害散布于多个骨骼,常为单侧分布,伴有较大皮肤色素斑。多见于女性,表现第二性征早熟。

  临床表现  本病约60%发生于20岁以前,偶见于婴儿和70岁以上老年人。男女发病为1∶2。80%以上表现为病骨区畸形肿胀,发生于面部者表现两侧不对称,眼球移位、突出,鼻腔狭窄,牙齿松动,齿槽嵴畸形,流泪,腭部隆起。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头痛和偶尔发生鼻衄。由于原发部位和累及的范围不同,可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发生于颞骨,常表现颞骨体积膨大变形,外耳道狭窄,传导性耳聋。有外耳道狭窄者,约16%并发胆脂瘤。有胆脂瘤者,常导致颞颌关节炎、面瘫、迷路炎或颅内并发症,病变累及耳蜗及内听道可产生感音性耳聋。岩骨受侵,易出现颅中窝或颅后窝受累症状。此病可广泛侵入鼻窦、眼眶及颅前窝底,临床呈恶性生长倾向,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面部不对称、眼球突出、移位、复视、视力障碍和张口困难等。蝶骨和蝶窦区骨纤维异常增殖,多有较严重的额顶或枕区疼痛。由于蝶窦壁菲薄,病损易向周围结构扩展,累及ⅱ、ⅲ、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7-24 14:43 | 只看该作者
骨巨细胞瘤也称破骨细胞瘤,是发生于骨端的肿瘤,极少发生于干骺端和骨干。

[病理分级]:ⅰ~ⅱ级为良性,ⅲ级为良恶性之间,ⅳ级为恶性。

[临床表现]:1)好发于20~40岁骺板闭合后的青壮年,

       2)多数起病缓慢,临床无特征性,

       3)局部间歇性隐痛,肿胀,活动受限。

[ct表现]:1)体积较大的单发溶骨性病变,边缘清楚无硬化,局部骨质变薄,

       2)病灶常位于骨端有向关节下骨质扩展的趋势,大多距关节骨皮质小于1cm,

       3)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是最易发的部位,

       4)瘤体内极少有钙化或骨化,如有则排除骨巨细胞瘤,

       5)ct发现骨膜反应高达30%,边缘部分硬化高达20%,

       6)增强扫描可反映病灶的血供,显示液化,坏死区。

[鉴别诊断]:1)骨囊肿:易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病变膨胀不如骨巨细胞瘤。

       2)良性成骨细胞瘤:一般20岁以下发病,易发于四肢长骨骨骺, 肿瘤透亮区有絮

           状或沙粒状钙化点。

       3)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骺板未联合的骨骺,靠近软骨板,常有钙化,有硬化边缘。

       4)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长骨的骨干或干骺端,呈吹泡状膨胀,有明显的骨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7-24 16:19 | 只看该作者
左股骨中上段(包括粗隆、股骨颈、头)呈膨胀性改变,其间见骨嵴,定位像上:骨干变形,未见骨膜反应,软组织内未见肿瘤骨形成,考虑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鉴别诊断:1、骨巨细胞瘤2、骨囊肿3、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7-24 16:58 | 只看该作者

结果

这个病人经骨组织切片活检,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纤维结构不良)。本人当时考虑这两个病的鉴别。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7-24 12:46:0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7-25 03:4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jiangjing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