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mri平扫表现:[br] t10、11,l2-5,诸椎体及s1椎体上部多发病灶,在t1wi像上显示为斑块状、条带状及结节状低信号;在t2wi像上呈等信号背景下的斑片状、筛孔状及结节状低信号。相应附件以及t12、l1椎体亦有部分类似改变。[br] 多椎多发病变,t1低信号、t2低信号低,多见于骨髓纤维化、成骨转移瘤、输血后含铁血黄素沉着。我考虑本例为骨髓纤维化或含铁血黄素沉着,建议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检查予以确诊。[br] [br] 鉴别诊断:[br] 1.脊椎成骨性转移瘤: 多位于椎体后部累及椎弓根或附件(只犯附件不犯椎体罕见);常并发压缩骨折;软组织块为局限性突出(非均匀普遍突出)可突入椎管内;受累容易形成膨胀性增大,径线增大(mm无);椎弓根膨大水肿(因椎体血流障碍)。[br] 2.多发性骨髓瘤:t1不均匀低信号,t2不均匀等、高信号。stir显突。 [br] 特征表现:多椎体不均匀较粗之粒状黑白点(所谓椒盐样),其粒比白血病细点粗,比转移斑块状细小,此为骨髓瘤典型表现。[br] 3.脊柱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信号异常表现为 t1wi椎体终板下呈带状低信号以及除椎体后角外全椎体呈低信号。本例明显不符合。[br] 4.椎体终板炎(3型):椎体终板炎常见的mri表现为沿椎体终板及相邻椎体呈带状或斑片状的异常信号,多表现边缘清楚,其mri异常信号多数是环绕在schmorl结节的周围。本例附件也有改变,且无schmorl结节,故可暂时不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