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非化脓性耻骨骨炎
本病又称为耻骨骨软骨炎或耻骨联合关节炎。最早由legueu和rochet(1923年)所描述并命名,文献最先由beer(1942年)报道,国内首先由曹来宾教授于1964年报道。本症好发于男性下泌尿道手术后,女性妊娠末期和分娩后。其特点是耻骨联合区剧痛和显著压痛,一侧或两侧耻骨骨质吸收破坏,病变自限并能自愈。由于本病临床少见,常被误诊为耻骨结核或骨髓炎,有的还进行了不必要的手术。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女性患者多见于孕或产妇,25-43岁多见。最早发生于妊娠6个月,产妇可在产后当天或几天之内,出现耻骨部压痛,剧痛,可有不同程度下肢活动疼痛等三种主要症状,可放射至大腿内侧、会阴部等。局部高度压痛,而无红肿等炎症表现为本病特征。病程不一,数月或数年后症状可自行减轻或消失,病程自限。x线表现:耻骨减息可出现不同程度增宽,一侧或或双侧耻骨局限性密度增高,致密似骨炎。少数出现小囊状吸收区(如本例),以后可出现耻骨虫蚀状、鼠咬状或多弧状骨质破坏,破坏区周围密度增高。随访观察几个月或数年后自愈。本病需与耻骨结核和骨髓炎鉴别。结合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一般可以鉴别。本病病程自限,若不合并化脓性感染,骨破坏可完全修复不残留痕迹,为本症之特征性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