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wawaq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RI1978:颅内少见部位的常见病变,有病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8 06:1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是脑膜瘤,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1-8 17:05 | 只看该作者
考虑鞍区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1-8 18:26 | 只看该作者
从信号方面考虑,支持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8 19:4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鞍区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1-8 21:2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1-9 02:18 | 只看该作者
t1wi、t2wi均呈等信号,明显均匀强化,首先考虑鞍结节脑膜瘤。但瘤体以鞍上为主,与鞍隔关系不够紧密,未见脑膜尾征,不除外胶质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1-9 06:56 | 只看该作者
考虑鞍区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15 03:45 | 只看该作者
mri1978术后病理:鞍隔脑膜瘤
   
鞍隔脑膜瘤是指自鞍隔生长的脑膜瘤,较为罕见。国内专业书中很少专门介绍,一般把其与起源于鞍结节、鞍隔、蝶骨平台, 解剖范围直径不超过3 cm以内的脑膜瘤统称为鞍上脑膜瘤。以往影像学缺乏对鞍隔脑膜瘤的认识, 容易误诊为垂体瘤, 神经外科多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鞍底行鞍内肿瘤切除术。由于鞍隔脑膜瘤位于垂体腺上方, 经此入路手术,切除肿瘤难度大, 时常不可避免地损伤垂体腺, 较难全部切除肿瘤, 容易残留肿瘤组织, 术后易复发,术中损伤垂体严重, 可出现或加重视力障碍、失明、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并发症。
   鞍隔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鞍隔脑膜瘤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视交叉受压向前上移位,蝶鞍骨质增生不明显,ct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mri多呈等t1或稍长t1、等t2或稍长t2,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一般没有硬膜尾征,矢状位或冠状位鞍窝内可见正常垂体。
    鞍隔脑膜瘤须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相鉴别,这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因为目前垂体瘤多采用经蝶切除,如诊断有误将造成手术失败。从临床表现上看,鞍隔脑膜瘤多以视力改变为首发症状,且多以单眼损害为主;内分泌障碍症状和体征则少见。而垂体瘤则常以内分泌症状为首发,多为双眼同时受损。x线平片,鞍隔脑膜瘤的蝶鞍大多正常,其他改变较少;而垂体瘤的蝶鞍多为球型扩大,正常者罕见。内分泌检查,鞍隔脑膜瘤很少有内分泌激素异常者;而垂体瘤内分泌激素异常者多见。ct扫描在鞍隔脑膜瘤平扫时多为高密度影,增强后明显增强;而垂体瘤平扫密度多样,增强扫描的增强程度也成多样性。mri扫描是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手段,在矢位片上,可见鞍隔脑膜瘤的鞍内为低信号;而垂体瘤则见肿瘤占据整个鞍内。
    (2)颅咽管瘤 :ct表现为鞍上或突入第 3脑室的圆形、类圆形的囊性低密度区伴囊壁蛋壳样钙化, 诊断不难。但对等密度或高密度颅咽管瘤, 单凭ct较难与鞍隔脑膜瘤鉴别 ,应配合mri检查。由于颅咽管瘤的瘤内容物含胆固醇角化物、蛋白、正铁血红蛋白、钙化等, 故t1wi上呈混杂信号 (低信号与高信号混杂), 或不均匀低信号; t2 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结合病人有内分泌紊乱等表现, 对大多数颅咽管瘤诊断不难。
非常感谢楼主的精彩点评!!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1-19 0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20 19: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鞍区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