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在股骨头、颈交界处,年纪轻,周围关节未见异常
考虑:股骨颈疝窝
股骨颈疝窝是发生于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近端的一种较常见的良性病变.1982年由pitt首先报道。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左右.多无明显症状.常因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发病机理
股骨颈疝窝是发生于股骨头、颈交接区即股骨头基底部或股骨颈近端的一种良性病变。人体在站立或行走时.髋关节囊前方结构处于不断的紧张和松弛交替状态.髋关节前部的关节囊和相邻的股骨头、颈交界区前外侧皮质问存在长期、反复的压迫和机械磨损.导致局部的的关节囊明显增厚、粗糙,同时在股骨颈前上部分形成一由胶原组织、新的软骨、反应性新生骨组成的反应性区域.此反应区于大体标本上显示为骨皮质轻度凹凸不平 由于反复的机械磨损.少数人在反应区可见到一处或多处皮质缺损 多数学者认为当髋部完全伸展.股骨颈反应区的纤维结缔组织和(或)液体在前部关节囊、髂股韧带及髂腰肌腱的机械性压力下.通过位于股骨颈皮质骨缺损处疝入松质骨内形成疝窝
影像学诊断股骨颈疝窝依据三点,即位置、形态和表现 病灶均位于股骨头颈交界区前外侧皮层下:边界清晰,呈圆形、卵圆形,绝大多数病灶最大径<1cm.病灶边缘见薄的硬化带:部分病例在病灶或上下相邻层面上前方皮质显示与病灶相通的局部裂隙状缺损
鉴别:
(1)股骨头缺血坏死:多数患者有明确的髋关节症状.发生在股骨头承重区.多发生于10~2点位置.病灶形态多不规则.mr上可见双线征。而股骨颈疝窝多为偶然发现.病灶小且成圆形或类圆形.发生在股骨头颈交界区前外侧皮层下.较股骨头坏死位置低且偏外侧阎。
(2)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患者病程长,均有晨僵、脊柱和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在髋关节受累时骶髂关节病变均在ⅲ级以上。病灶位于皮层下且可见与病灶相连的裂隙状皮层缺损.但病灶往往多发,髋臼和股骨头、颈区关节面下均可受累.晚期可见关节间隙变窄甚至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3)骨内腱鞘囊肿:临床和影像表现于股骨颈疝窝相似,但骨内腱鞘囊肿通常位于股骨头骨性关节面下.局部关节面可伴增生硬化.相邻骨皮质多无裂隙状缺损。
(4)骨样骨瘤:髋部疼痛明显,尤以夜间为著。ct或平片上瘤巢周围硬化缘较厚,瘤巢内有钙质样高密度斑块或团块。同时病灶邻近皮质无裂隙状缺损。骨样骨瘤的骨样基质在t1和t2上为低信号,而瘤巢t2上表现为高信号。
(5)局部转移瘤:t2上股骨颈疝窝周围有低信号环绕,此点在未经治疗的转移瘤中不常见
[本贴已被 hhcckk 于 2009-1-10 15:52:25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