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ctc28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1660:[原创]颅骨病变,我是第一次见到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8-12 06:41 | 只看该作者
提个不同意见:神经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8-12 06:53 | 只看该作者
h eh e

        嗜酸性肉芽肿 结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8-12 06:56 | 只看该作者
左额部颅骨局限性骨质破坏,断端较顿,并见软组织肿块影,结合病史,女性,年龄较小,考虑1嗜酸性肉芽肿。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增强后软组织影明显强化.2结核待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8-12 07:35 | 只看该作者
[emb6]3楼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8-12 14:52 | 只看该作者
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8-12 15:28 | 只看该作者
左侧额、顶骨连接处局限性波及双层骨板的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较清楚,无硬化,无骨膜反应,局部头皮下软组织肿胀。支持嗜酸性肉芽肿。

   (嗜酸性肉芽肿---最常见于3~10岁儿童,2/3发生于20岁以前,颅骨为好发部位,约占1/2。 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和疼痛。病程缓慢,常有自限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8-12 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8-12 16:32 | 只看该作者
[emb6][emb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8-12 1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病变位于左侧额骨,具体表现见下图:



诊断: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依据:1年龄16岁,2ct表现为左侧额骨局限性骨质破坏,病灶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影,病灶内可见小的残留骨片和脂肪密度影。3未见明显骨质增生硬化。
鉴别诊断:1黄脂瘤病,2转移瘤3血管瘤。鉴别要点见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以组织细胞突发性非肿瘤样增生为特点的溶骨性病变,属于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以颅骨为好发部位,多见于儿童和青年。颅骨好发于额骨、顶骨,颞骨次之,枕骨很少受侵。
 影像表现 (1)颅骨破坏及破坏病灶残留小骨片,典型为“钮扣样”死骨。其病理改变为网状细胞及组织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取代正常的骨组织。x线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可呈穿凿样改变,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大小不等,少数为多发病灶。病灶边缘多较清楚,骨质增生不明显。如果颅骨内外板二者破坏范围不一致,可形成“双边”征象。ct表现为颅骨膨胀性破坏,内外板均可穿破。当颅内外板破坏不完全时,破坏区留有高密度死骨,ct表现为典型“钮扣征”;(2)病灶内脂质:其病理基础为病灶处于肉芽肿期或黄色肿块期,出现大量含脂质的细胞。ct表现为轻度负ct值,ct值-28~-6hu。mri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3)病灶周围软组织改变:ct能见到外凸的肉芽组织外缘有一弧形的细黑线,为颅骨外膜下组织,此线模糊、消失,提示病变累及。再向外有一细白线包围,为颅骨外膜,与其他头皮组织分界欠清,提示病变浸润破坏骨外膜;(4)肉芽组织破坏颅内板向颅内凸出,边缘弧形包围一细白线,为硬脑膜。当病变浸润硬脑膜时,细白线模糊不清
①黄脂瘤病,多见于2~4岁的儿童,临床上典型者则以颅骨破坏、突眼、尿崩症为三大症状,且其骨质破坏为大面积地图样改变,病变内亦可测到轻度负ct值的脂质。此外还有中耳炎、齿龈炎、皮疹、耳漏,肝脾肿大等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的表现。因临床症状较为典型,骨质破坏为大面积地图样改变,较为特征,与嗜酸性肉芽肿不难鉴别。②转移瘤,年龄较大,呈溶骨性破坏,可有小碎骨片,无硬化现象,瘤灶内肯定无脂质小点。③血管瘤,病变区骨质膨胀,内外板破坏,呈栅栏状或网眼状,边缘轻度硬化,境界清晰。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8-16 8:20:2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8-12 17:27 | 只看该作者
左额部颅骨局限性骨质破坏,建议病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