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lirenxi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T21128:颅骨内生古疣?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7-17 0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21128:颅骨内生古疣?

以下是引用随光逐影在2009-7-16 11:38:00的发言:[br]考虑额部镰旁脑膜瘤钙化。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7-20 01:29 | 只看该作者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来自蛛网膜粒细胞,其
好发部位与蛛网膜粒细胞分布部位一致,典型的部位按发生
的频率顺序为:矢状窦旁、大脑镰、大脑凸面、嗅沟、鞍区、桥脑角等,本组矢状窦旁占27103% ,大脑凸面占21162% ,鞍区18192% ,桥小脑角区13151%。蛛网膜粒细脑室系统的脉络丛内,所以脑膜瘤也可发生于脑室内。who根据临床和组织学特点将脑膜瘤分为典型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典型脑膜瘤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分叶状或哑铃形,哑铃形多为骑跨大脑镰小脑幕的脑膜瘤。mr i平扫t1w i多数呈等信号,少数为低信号。t2w i可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高低混杂信号。钙化在mr i上无信号,它与瘤血管所造成的流空效应不一样,后者存在偶回波增强。10%15~20%的脑膜瘤可见钙化,本组病例钙化占24% ,与之基本相符脑膜瘤内部信号不均匀,表现为颗粒状、斑点状,有时呈轮辐状,这些与肿瘤内血管、钙化、囊变、砂粒体和肿瘤内纤维分隔有关。由于脑膜瘤多为脑膜动脉或脑内动脉供血,无血脑屏障,因此注射gd2dtpa后多数发生明显均匀强化,少数轻度强化。增强持续时间可达1 h。gd2dtpa对脑膜瘤强化可与碘对比剂一致,也可不一致。一般本组病例均匀强化32例,不均匀强化5例。脑膜瘤周围水肿, t1w i为低信号, t2w i为高信号。其水肿的有无及程度与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相关性差。mr i扫描可示相邻颅骨骨质改变,良性者表现为反应性增生或局部吸收,恶性者则表现为局部破坏。肿瘤生长于颅骨内板下,并嵌入脑灰质,脑白质受压变平,同时受压的脑白质与颅骨内板之间的距离加大,即白质坍陷征(buckling) 。60%脑膜瘤显示硬膜尾征( dural tail) ,即相邻脑膜有强化,其原因可能为肿瘤细胞浸润所致或硬膜反应性改变。总之mr i检查脑膜瘤具有脑外占位征象,表现为白质坍陷征,瘤体以广基与硬膜相连,局部蛛网膜下腔扩大,瘤周可见有包膜征象。瘤体呈团块状,边界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7-20 02:3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脑膜瘤,建议行mri进一步检查明确其起源的准确部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7-20 02:51 | 只看该作者
考虑额部镰旁脑膜瘤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7-20 05:2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额部脑膜瘤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7-20 05: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7-20 05:37 | 只看该作者
镰旁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7-20 06:4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额部镰旁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7-28 16:37 | 只看该作者
转载8楼,学习了。所见为额骨后方团状不均匀高密度病灶,境界清楚,占位表现轻微。相邻颅骨增厚并呈“火山口”样突出。
脑膜瘤,很典型。
另外,看了楼上有几位师友的发言,略有不同见解:我觉得“钙化”是脑膜瘤的特征之一,诊断中就不必再特别说明“脑膜瘤钙化”了。
还有,觉得“镰旁”应该是说明病变起源部位而不是病灶位置,本病例起源于额骨脑膜,不能算“镰旁”吧。关于这个问题翻了几本书,没有查到具体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7-28 17:19 | 只看该作者
脑膜瘤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