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黑白光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骨关节] X6251:小儿颈椎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9-3 17:1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颈3/4椎间盘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9-3 17:2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椎体发育异常并椎间盘病变,建议ct或mri进一步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9-3 17:58 | 只看该作者
椎间盘钙化,颈椎曲度异常,可能为先天发育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9-3 18:09 | 只看该作者
椎3、4椎体向前移位,椎间隙增宽并见散在高密度影、颈3椎体前下缘呈鹰赘样,颈4椎体变窄。
3、4颈椎滑脱移位?小关节问题?退变。。
病人不做ct可能是因为经济问题。应先考虑加拍双斜位片。
不要一看片就发表做cd\\mri.网上发表的什么片子就以什么片子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9-3 18:2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1、颈3/4椎间盘改变,符合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2、颈1/2阻滞椎。
    病因及病理:本病病因,多数学者认为与外伤、感染、无菌坏死、维生素d及钙代谢障碍引起。
  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好发于2-10岁儿童,也有报道婴幼儿的。颈椎常见,其次胸腰椎。可分三型:(1)消失型:伴有急性症状的发生,如外伤、疼痛、相应神经节段支配区痛、活动受限、上呼吸道感染等,常于数月内钙化在x线上消失。(2)潜伏型:常为一种不太重要的x线表现,但不久就会有症状发生,以后钙化也可以在x线消失。(3)静止型:偶然的x线发现有椎间盘钙化,无症状与体征,一般认为钙化可在数周至数年内吸收消失,有症状比无症状吸收快,症状明显时,提示静止型向消失型转变。
  在胎儿及小儿的椎间盘,有背侧、腹侧、轴向椎间盘动脉供血。这3支动脉各有2个静脉伴行,营养椎间盘的上面和下面。在透明软骨发生区,3个椎间盘动脉分支互相吻合形成丰富的血管网,使钙化的发生和吸收有了契机。
  本病似与椎间盘变性关系密切,椎间盘变性与髓核脱水有关,epstein氏发现婴儿期和30岁以后髓核脱水较快,可能为生理性易变性阶段,而在青年时减少。考虑本病可能为多种因素,使小儿椎间盘髓核发生暂时性代谢改变,即脱水,加速局部总钙盐沉着,这种钙化本身不产生临床症状为静止型。一旦外伤或感染等诱因存在,局部钙化处才发生炎症反应,产生临床症状,为消失型或潜伏型。
  椎间盘包括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终板)三部分。髓核和纤维环共组成“水压球轴”功能体,起传递、缓冲及均分应力的作用。在生长期,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可能共同组成一个功能性整体。
  x线表现:本病有特殊的年龄段:儿童,多在 2-10岁。病灶局限:发生在椎间盘。髓核多见,也可累及纤维环、软骨板及椎体这一功能性整体,所以现在称为“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团块状、盘状、碎裂状、或伴有线条状、环状钙化,常伴相邻椎体楔形变,“钳口征”,椎间隙多增宽。与其它如成人退行性变、强直性脊柱炎、假性痛风等容易鉴别。
   治疗:本病属自限性疾病,一般只需要保守治疗:休息、服用消炎止痛药或配戴颈托等,有钙化突入椎管者禁用牵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9-3 18:41 | 只看该作者
又重复的看了该片:颈椎结构有些不太像7岁的、看下颌牙齿的结构是令童儿。3、4椎体向前移位滑脱椎间隙增宽内有不规则高密度影,3椎体前下缘骨赘形成,4椎体变窄。
3天前的扭动出现症状应该是诱因。就该片所显示的颈椎阳性体征3、4椎间隙的高密度影,3椎体的增生4椎体变窄都不属于3天前的扭动而造成的。应该追究一下既往史家族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9-3 19:55 | 只看该作者
儿童短暂性间盘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9-3 21:23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椎间盘钙化或者发育异常;建议mr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9-3 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9-4 00: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椎间盘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