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术后综合征
胆道术后综合征泛指胆道术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右上腹疼痛、感染、胆道梗阻、消化不良等表现。
原因:
由于胆囊急、慢性炎症,手术中发现胆囊周围粘连,calot三角解剖关系不清或胆囊管变异,手术中操作手术者为避免肝外胆管及大血管损伤,不敢深入解剖显露胆囊管与肝总管交汇处,于胆囊颈部横断或采取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导致残余胆囊或胆囊管残留过长。若胆管或括约肌有病变, 存在持续的胆管内高压, 则可使残留过长的胆囊管逐渐扩张, 形成有炎症的“小胆囊”, 这种“小胆囊”的管壁有多数螺旋形的heister瓣, 且无收缩功能, 胆汁充盈后不易排出, 极易形成结石, 引起类似胆囊炎的症状。
1、胆囊切除术后小胆囊形成,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之一,问问肝胆外科医生就明白了,约几~10几%的患者胆囊术后可有小胆囊长出,可认为是胆囊管残端遗留过长(残留超过1cm者为残留过长),常由于术者经验不足,急性炎症期手术,解剖异常,或胆囊颈部粘连严重不易分离所致。一般不引起症状,但如胆囊管内有结石,或胆管下端梗阻时,胆汁引流不畅,腔内压力增高,遗留胆囊管扩张并继发感染,形成有炎症的小胆囊。
[本贴已被 没精打采 于 2009-11-26 18:48:07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