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ema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磁共振?

 关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08 | 只看该作者
九、sense(sensitivity encodingtechnique)技术普及
  sense技术又称 asset(array spatial sensitivilty encoding technique),是利用较高的局部梯度磁场,在k-空间增加采样位置的距离, 从而减少k-空间的采样密度,在小视野(fov)内通过专门的重建算法,在保持空间分辨力不衰减的情况下、使采集时间减少的一种快速成像技术。去年的rsna上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推出后,目前各厂家的产品几乎全部采用了此技术(名称有所不同,如 ge公司称为asset)。最早应用sense技术的philips公司已将此技术配备了0.23t-3.0t的全部设备,采集速度可达到50层/12-15秒。
  应用sense技术最初可使成像时间减半,最新的技术已可使采集时间提高4倍,而且有望提高9倍。此外,sense技术还可降低检查中的噪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09 | 只看该作者
十、功能的扩展
  (一)前瞻性采集与处理方式
各公司不同程度上开始采用前瞻性采集与处理方式代替传统的手工设定采集方案及作回顾性后处理的方式,尤利于和网络化技术兼容。以siemens公司的设计为例,一旦病人来到mr室,首先根据在线临床资料设定检查方案,然后设备将自动设定采集参数、采集后自动完成重建与重组处理,再根据临床医师的诊断或智能诊断自动生成报告。大大缩短了整个工作流程,优化与易化了操作。
  (二)计算机辅助扫描参数与序列设定
为了易化操作并得到最佳的成像效果,一些设备配置了扫描辅助系统,可以自动设置扫描参数与序列,并可对操作者设置的不恰当的扫描参数提出异议与修改建议。此外,一些设备还可以以菜单的方式与操作者互动操作,由操作者点击选择的成像目的,由设备设定扫描方案。这对不够熟练的操作者无疑是可保证检查质量的一个有用的方式。
  (三)磁共振频谱(mrs)
  mrs的主要发展有;3d mrs,目前仍用于1.5t及3.0t的设备(ge);自动mrs,即根据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随机切换的、对于不熟练者可以自动设置、对熟练者可提出修改参数建议的系统(siemens);除氢质子mrs外,在 3.ot系统已开拓了多种核频谱的功能,目前已可实用者有31p、3he、7li、13c、19f、129xe、23na频谱等。前几年已实现的多体素mrs等已经在高场设备上普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11 | 只看该作者
(四)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是增加采集方向(6-55个方向),克服成像结构内的水各向异性扩散特征的成像方法,目前主要用于脑白质束成像。由于采集方向增加和分辨力提高,现已可获得三维的白质束图像,且软件已可市售。
  (五)功能性mri(fmri)
  fmri已经在高场设备上普及,最新的进展有:多层显示的脑功能性成像;实时显示的fmri;3d重建的fmri等。一些公司已将fmri扩展到 1.0t的设备。与功能性成像匹配的设施与软件已日趋完善。正在开发的功能还有实时运动检测/校正(轨迹导航运动校正),与阻抗设施组合的线圈(改善分辨力与覆盖范围);影像融合(与弥散张量影像和mra)及k-空间螺旋采集技术(提高时间分辨力和减少磁敏感性伪影)等。
  (六)其他功能的拓展
  mr心肌灌注成像(含应力性灌注成像)已经普及,且在部分厂家已将其推广到 1.0t设备上;采用 k-空间螺旋采集的mra可获得极好的冠状动脉显示,且可行3d重建;mra已可从以往的10-20秒完成发展到亚秒内完成,故可作透视显示,尽可作2d-3d显示的随机切换;由于mr 设备的b值已可高达10000,故在多向采集的基础上可实现更好的弥散 -张量性成像;“部分图像冻结”技术是在膈肌导航门控条件下对某些运动的器官以静态方式显示的技术,尤适于心脏与冠状动脉的观察;
hitachi公司研制了一种激光治疗控制系统,在激光治疗中(大多为介人性治疗技术),利用温度形成的相位差来监视局部温度,以控制激光治疗过程。心脏功能分析以往为脱机处理,现已可行在线的快速评价和功能、形态的动态显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12 | 只看该作者
(七)推进器(prope11er)技术
  实际上是周期旋转重叠平行线(采集)伴增强重建(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with enhanced reconstruction)技术的缩写。该技术对不能合作的病人预设移动校正,包括一致性k-空间采样方式与多向(横向、旋转)运动校正,以获得更好的影像质量。
  (八)联机一体化设计
  继以往已实现的 ct+c型臂x线机、mr+pet的一体化设计后,今年推出了mr+大型c型臂血管机一体化的设计,可将血管机与mr设备同置一室,同一病人可连续完成两种检查和/或处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12 | 只看该作者
十一、mri下一阶段发展的动态
  (一)螺旋mri
  系一种新的采集方式的设想。检查中,可行类似ct扫描的自动进床,采集到的信息可行快速成像,在1.5t的样机上可以于2.5分钟内显示5个全身冠状层面。
  (二)阵列线圈
  是优化采集信号的重要部件,以往出于技术与成本的限制 ,每个线圈通常设置2-4-8个通道。新发展的阵列线圈,特别是用于全身大范围采集者,可以设置8—128个通道。
  (三)心肌延迟渗透成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16 | 只看该作者

磁共振成像--检查须知

1、检查前的准备: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和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在检查中更好的配合,并尽量减少“幽闭恐怖症”的发生。
  1)如果可能,告知本检查的目的。
  2)告知mri为“完全性无痛和无损伤性”检查,以解除一些病人以为本检查和x线和ct一样,“会伤害身体”的思想负担。
  3)一般一个部位的常规mri检查,需时20~40min。应将此实际情况告诉病人,以使其心理有所准备,更好地配合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17 | 只看该作者
2、注意事项:
  1)mri检查需要较长时间,要获得质量满意的图象,以下两点需加注意:
  嘱病人在扫描过程中,受检部位保持稳定不动;呼吸活动尽量维持平和均匀,以尽可能地减少“伪影”。
  要使检查能在舒适的体位下进行,检查床面铺以适当的软垫,膝关节垫高,使两下肢放松等。
  2)由于mri检查时,病人须进入高磁场,故需注意:
  最好能象登机前进行的一样,剔除病人随身的一切顺磁性金属物品。
  详细询问病人有无体内弹片滞留或金属止血夹,金属家体等留置的历史,以防止上述物体在体内移动,损伤重要脏器或大血管。检查这类病人时,须持十分审慎态度。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应绝对禁忌检查。
  3)腹部mri检查,还应作好以下两点:
  上腹部检查宜空腹,检查前饮300~500ml的水,使胃内液体与肝脏左叶能形成比较明朗的对比而有利于诊断。
  下腹检查前半小时左右,最好能饮500ml的水,使膀胱充盈,可有助于观察膀胱,以及临近组织器官病变对其形态产生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18 | 只看该作者
1、中枢神经系统
  (1)脑肿瘤
  脑内肿瘤:大多数胶质瘤和转移瘤的mr信号缺乏特征性,但mri通过多种方向的切层扫描,较ct更加全面的明确肿瘤的部位及周围结构的关系。由于mri不受骨质及空气伪影的影响,对靠近颅底,后颅窝及脑干的诊断较ct容易。肿瘤的钙化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ct对发现钙化灶十分敏感而mri显示常有困难。在多数情况下,mri区分瘤体与周边水肿的能力远不及增强ct。不过,采用gd-dtpa能克服mri这一缺陷。mri对胶质瘤及转移瘤的组织类型推测比较困难。
  脑膜瘤:与正常脑组织比较,脑膜瘤的信号强度改变不明显,mri对脑膜瘤的观察不如ct直观。目前mri不能全面提供脑膜瘤的血供情况,因此有时术前仍需要脑血管造影或gd-dtpa-mri检查。
  鞍区肿瘤:mri能明确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和肿瘤的性质,特别是对明确肿瘤与基底动脉环,海绵黩,三脑室和视叉的关系,有很高的价值。通过冠状及矢状切层,对鞍区肿瘤的观察较ct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19 | 只看该作者
(2)脑血管病变
  脑出血:急性期脑出血mri信号不明显,多为等信号,而ct则表现为高密度,很容易发现,因此,闹出血急性期应首选ct检查。到脑出血的亚急性期,血肿t1值缩短明显,而t2值也明显延长,故mri不论在t1或t2wi像均为高信号,而部分血肿在亚急性期血肿首选mri检查。
  脑梗塞:mri发现脑梗塞较ct敏感,发病后6小时即可发现,能明确梗塞大小,范围和部位,对脑干和后颅窝梗塞明显优于ct。但ct发现出血性脑梗塞较mri敏感。
  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mri不需造影能直接观察到动脉瘤壁,瘤腔内血栓,动静脉畸形血管团和继发性改变,在诊断价值方面与ct相似。临床手术治疗前一般还需要脑血管造影全面明确变于颅内血管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4:19 | 只看该作者
(3)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的ct扫描常为正常,mri则几乎能发现绝大多数的病灶,尤其是t2wi成像更加敏感。目前mri是脱髓鞘疾病的首选方法。
  (4)感染性疾病:mri显示脑炎和脑脓肿的作用与ct相似,但对发生在白质的炎症,则mri更容易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