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是一种瘤样病损,是一种孤立性、膨胀性出血性、多房性囊肿,其性质未明有人认为系良性肿瘤,有人认为系瘤样病可以独立发病,也可以是在骨肿瘤的基础上并发的病变。本病发生于骨而向骨外膨胀生长呈特殊的x线表现。其内容物为充满血液的囊腔血窦,以纤维组织为间隔,其中有多核巨细胞聚积并有骨化它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或伴发于骨巨细胞、软骨母细胞瘤或骨母细胞瘤。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in命名为动脉瘤骨样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又称良性骨动脉瘤,病因不清,60%-75%发生于股骨上端、椎体和附件,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痛,靠近关节时出现运动障碍,侵犯胸腰椎可以出现疼痛和下肢萎缩,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瘫。动脉瘤样骨囊肿是独立的,扩张性的,具有侵袭性的骨病损。最多发生于10-20岁年龄段的人群。男女发生比率为1:2。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骨创伤或骨血循环障碍所致的继发性改变。动脉瘤样骨囊肿也可由非骨化性纤维瘤,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单纯骨囊肿,软骨粘液纤维瘤和纤维结构不良继发转变而来。动脉瘤样骨囊肿与上述病变的联系相当密切,所以组织学报告必须包括病损多个取材部位的结果,以排除可能的原发病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