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翁志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NEW0108:躯干骨重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9-27 06:13 | 只看该作者
做的很漂亮!!![emb7][emb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9-27 07:07 | 只看该作者

躯干骨重建--心得体会

扫描参数
扫描方式:8排螺旋ct扫描  螺距:1.675:1
扫描长度:550mm  层厚:5mm  总层数:111层
总扫描时间:27.2秒
ctdiw剂量:15.38mgy  总照射剂量:875.19mgy.cm

重建参数
层厚:1.25mm  层距:0.625mm 重建图象总数:874幅


    这是我上周值班时做的急诊,也是我们科室有史以来一次性所做的最大范围的ct扫描。得到不少体会,与大家分享。

    可能有许多人认为不应该做这么大范围的ct扫描,因为这样一来,患者接受的射线量太大了,我接到申请单时也是这个反应,但听完接诊医生的解释,也觉得他这样开单是有道理的。

   患者是被汽车撞倒的,接诊医生做检查时患者胸椎有压痛点、肋骨有压痛点、腰椎有压痛点、骨盆有压痛点,同时肺部听到湿罗音,腹肌紧张并有压痛,选择检查方式时颇费思量:考虑创伤性湿肺及腹腔脏器破裂,以ct检查为佳,而骨折拍摄x线片就可以解决问题,到底该怎么做才好?最后还是决定做ct检查,将整个躯干部一次性扫描完成。

总结这次检查有几个优点:
1、躯干骨及脏器情况都可兼顾,既显示了骨折,又了解双肺及腹腔脏器有没有损伤,而x线检查不能够显示腹腔脏器损伤。
2、一次摆位就完成全部检查。如果做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腰椎正侧位……,患者得挪动多少次?
3、缩短检查及诊断时间。患者从摆位到完成ct扫描,不超过5分钟时间,通过观察屏幕上的图象,给出口头报告,也花费不足5分钟时间。也就是说,在10分钟时间内临床医生就能够了解该患者受伤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是x线检查不能达到的。

当然,缺点也不少
1、检查费用增长。患者做这次检查花了2000余元(包括颅脑ct检查)。
2、接受射线的剂量增加。应该比x线检查的射线量高出许多。但此次检查的照射剂量在放射防护要求的的安全范围内。
3、后处理工作量增大。虽然从检查到给出口头报告只花了10分钟,但是图象后处理、三维重建、照相、写报告,花了我一个小时时间,而给出的三维重建图象是比较粗糙的,现在大家看到的图象是我后来又花了2个小时才做出来的。

还有一点体会
我是怕患者接受射线量过大,所以扫描时螺距选择为1.675:1,希望能够以最少的射线量得出可靠的结果,但如此一来,三维重建的效果就差了许多,大家可以看到,重建的肋骨伪影很多,不看横断面,根本分不清哪儿才是骨折,造成三维重建没有太大意义的感觉。但是如果将螺距设置为1:1以下,则患者接受的射线量会成倍的增加,非常矛盾。

纵观这个患者ct检查,得出的结论就是:外伤患者,怀疑多发躯干骨骨折合并脏器损伤,且患者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个“大ct检查”未必是坏事。

天啊,我好象在写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9-27 18:43 | 只看该作者
[emb15][emb25][emb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9-27 22:07 | 只看该作者
车祸伤,打架斗殴者,钱是有人埋单的!但如何减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的确的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9-28 04:5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做糖尿病患者腹主动脉和下肢cta时从腹主动脉拉到足,也不亚于个大ct,但是得到的信息量的确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9-29 06:13 | 只看该作者
[emb26][emb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9-30 03:12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也做过,可是我们的临床医生。。。。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9-30 23:59 | 只看该作者
好  我们的机器就差多了    你们的是16排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10-3 02:54 | 只看该作者
[emb7][emb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10-3 1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