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午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T29790:枕骨病变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10-28 15:50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
其特点:
蛛网膜颗粒是蛛网膜突入到硬脑膜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或颗粒状突起,根据压力变化表现为类似瓣膜的机制,帮助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进入静脉窦,并防止血液道流入蛛网膜下腔,枕骨蛛网膜粒压迹最早见于8个月,枕骨蛛网膜粒压迹绝大多数为一个,少数为2个,未发现2个以上者。多数位于中线两侧,少数位于中线,以单侧出现最常见,且以中线左侧居多,CT表现为半圆形、卵圆形或浅弧形,少数可呈穿凿样骨质缺损改变,深度可达板障甚至达外板,压迹边界清晰规整,周边可见硬化环,压迹大小横径10.5mm,最大可达26mm,深径4.5mm,最深13.7mm(通过正常CT扫描研究),在MRI所有序列上均显示为脑脊液信号,并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增强扫描不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10-28 15:55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10-28 16:42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
其特点:
蛛网膜颗粒是蛛网膜突入到硬脑膜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或颗粒状突起,根据压力变化表现为类似瓣膜的机制,帮助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进入静脉窦,并防止血液道流入蛛网膜下腔,枕骨蛛网膜粒压迹最早见于8个月,枕骨蛛网膜粒压迹绝大多数为一个,少数为2个,未发现2个以上者。多数位于中线两侧,少数位于中线,以单侧出现最常见,且以中线左侧居多,CT表现为半圆形、卵圆形或浅弧形,少数可呈穿凿样骨质缺损改变,深度可达板障甚至达外板,压迹边界清晰规整,周边可见硬化环,压迹大小横径10.5mm,最大可达26mm,深径4.5mm,最深13.7mm(通过正常CT扫描研究),在MRI所有序列上均显示为脑脊液信号,并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增强扫描不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10-28 16:52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10-28 21:48 | 只看该作者
大蛛网膜颗粒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10-28 22:09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0-29 09:39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