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上边的讨论,尤其是张耀森版主的分析,深受启发,据此,我自己也说说对此病例的看法:
本例的特点:
1、影像学特点:胆囊壁增厚,内多发低密度影,内缘光滑,外缘较清晰,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示增厚胆囊壁轻度强化,门静脉期粘膜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增厚囊壁,并较光滑,增厚胆囊壁呈多囊及网格样,并见环形强化,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胆囊与肝分界较清晰,近胆囊底部略不清晰。
2、临床特点:男性,61岁。上腹痛一月余,B超发现肝脏占位。
诊断分析:
1、从临床表现来看,虽然没有给出太多的信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该患者平素吃油食餐时应该没有太多的反应。据此可以排除胆囊腺肌症的可能,因为胆囊腺肌症肥厚的病变肌层在油食的刺激下出现功能亢奋,使胆囊过度收缩,造成罗-阿氏窦迅速充盈引起疼痛并在数分钟内迅速排空胆汁,使疼痛自行缓解。排除了这一病变之后,那么要考虑的就是胆囊癌和黄色肉芽肿型胆囊炎。从影像表现来看,本例也没有典型的小囊状低密度(憩室)和胆囊腔相通的表现;
2、很显然,胆囊癌本例不像:因为虽然有胆囊壁的弥漫性增厚,边缘比较毛糙,但增强粘膜强化后显示是光整连续的,不支持恶性病变。那么,目前的重点要考虑的就是黄色肉芽肿型胆囊炎;
3、按照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胆囊壁增厚、壁内低密度结节、粘膜线、胆囊壁强化,环形强化 结论胆囊壁增厚及壁内低密度结节是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特征性CT表现。我们认为应该考虑这一疾病。
所以,张版主的分析我个人是支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