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fansh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腰部] CT30868:女性,34岁。呕吐、腹泻、乏力6天余。呼吸困难两天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12-17 20:39 | 只看该作者
胰腺虽然形态饱满,但轮廓清晰,周围脂肪清楚,不支持胰腺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12-17 20:41 | 只看该作者
胰腺未见明显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21:59 | 只看该作者
本例的影像学表现,肝大、密度降低,增强后肝内血管清晰显示。胰腺增粗但密度均匀,周围脂肪间隙清楚。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从这些表现来看,排除水肿型胰腺炎也不合适,看看轻型水肿型胰腺炎的CT表现:少数轻型患者,无阳性表现,多数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胰腺体积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大,胰腺密度正常或轻度下降,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胰腺轮廓清楚或模糊、渗出明显的,除胰腺轮廓模糊外有胰周积液,肾周筋膜增厚,增强后均匀强化。
关键的问题是,本例患者临床医生考虑胰腺炎,胰脂肪酶水平200以上,的确不可以轻言胰腺炎可以排除。脂肪肝就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12-17 23:05 | 只看该作者
从图像看胰腺没什么问题,化验只是胰脂肪酶升高,而胰淀粉酶不高,在胰腺炎时应该是血淀粉酶增高为主,急性胰腺炎应该是刀割样疼痛,故不考虑胰腺炎。
1.胰淀粉酶 胰淀粉酶是一种α-淀粉酶,它对生的或熟的淀粉的水解效率都很高,消化产物为糊精、麦芽糖。胰淀粉酶作用的最知pH为6.7-7.0。
2.胰脂肪酶 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它的最适pH为7.5-8.5。目前认为,胰脂肪酶只有在胰腺分泌的另一种小分子 蛋白质——辅脂酶存在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胰脂肪酶与辅脂酶在甘油三酯的表面形成一种高亲和度的复合物,牢固地附着在脂肪颗粒表面,防止胆盐把脂肪酶从脂肪表面置换下来。因此,辅脂酶的作用可比喻为附着在甘油三酯表面的“锚”。胰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和磷脂酶A2,它们分别水解胆固醇酯和卵磷脂。
3.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这两种酶者是以不具有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的。肠液中的肠致活酶可以激活蛋白酶原,使之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酸、胰蛋白酶本身,以及组织液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糜蛋白酶原是在胰蛋白酶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12-17 23:17 | 只看该作者
淀粉酶测定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方法。血清淀粉酶超过500U(苏氏法)即可诊断本病。一般于起病8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上升,48~72小时开始下降,历时3~5天。但病情与淀粉酶升高并不一致,有时胰腺已严重坏死而淀粉酶可正常甚至低于正常。一些急腹症如急性腹膜炎、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500U.尿淀粉酶下降较慢,有时可达1~2周。胰原性腹水或胸水的淀粉酶浓度也明显增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12-18 00:29 | 只看该作者
不支持胰腺炎,结肠脾曲壁增厚,建议结肠镜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2-18 05:20 | 只看该作者
胰腺强化明显,CT所见不符合炎性表现,请进一步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12-18 08:21 | 只看该作者
1)胰腺大小、形态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2)脂肪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12-18 08:3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7楼gs-cds于2010-12-17 18:55发表的  :
胰腺密度均一,增强后均一强化,胰周脂肪间隙清晰,未见明显渗出性病变,双肾前筋膜无增厚,临近肠管无积气扩张征象。
胰腺目前未见明显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12-18 10:04 | 只看该作者
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建议查生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