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是热力引起皮肤及其他组织的损伤。所致的骨关节改变多发生于III度烧伤之后。即严重的烧伤直接影响到骨膜、骨骺、关节及相应的神经血管。骨烧伤常见于表浅的骨骼。如胫骨前面、尺骨鹰嘴、内外踝、指骨、跟骨及肋骨等处。深部骨骼较少受累。
严重烧伤当时就可引起骨组织干性坏死,甚至可发生炭化。脱离火源后,烧伤部位的血管内凝固性血栓形成和骨膜损伤,可导致骨营养障碍而发生晚发性骨坏死。骨与关节的继发性改变,有化脓性骨关节炎、骨稀疏、骨溶解、骨生长发育畸形以及关节周围异常钙化和骨化。软组织瘢痕收缩可引起骨关节畸形。
X线表现:1、骨质稀疏:最早在烧伤后1个月出现,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其程度与烧伤程度成正比。
2、烧伤的骨与关节溶解:见于手足小关节。骨吸收缩小变细,关节碎裂,部分或全部关节溶解,最后关节脱位、畸形和强直;3、 严重烧伤的肢体末端骨质坏死、炭化,表现为骨结构消失,体积缩小,甚至肢体末端虽软组织脱落。4、儿童和青少年烧伤累及骺板时,可致骨骺骨化不规则。骨骺早期愈合、肢体变短。5、烧伤半年后,关节周围软组织点状、线条状钙化骨化影,见于烧伤局部或远隔部位,膝关节、肩、肘关节多见;6、关节两端骨化,可连接成骨桥。7、若原有肌肉渗血或化脓性肌炎,一般数月至1-2年后可出现骨化性肌炎改变。8、瘢痕收缩常造成骨关节畸形。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小儿手足多见,典型者呈“爪形手”。
本例可见小腿软组织多发点条状钙化影,踝关节畸形、腓骨弯曲(瘢痕收缩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