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t表现:右侧枕顶叶见囊性低密度病灶,并见壁结节,周围可见水肿区,占位效应轻。脑中线结构左移,增强扫描囊壁均有强化,壁结节强化明显。同侧额叶似见强化结节灶。
2.临床:65岁,患肺癌已两年(已确诊)。间歇性头痛、头晕半年,加重伴呕吐4天。
3.诊断:囊性脑转移瘤可能大
4.鉴别诊断 (1)胶质瘤囊变常显示壁厚薄不均的环状强化,并可见瘤结节;本例最主要的鉴别疾病,结合ct表现及肺癌病史。(2)囊性脑膜瘤有其好发部位;增强后均一强化,边缘锐利。(3)脑脓肿壁呈均匀一致性的薄弱强化;有感染史(4)脑包虫囊肿囊壁不强化;(5)脑结核,好发青少年,常见基底池内弥漫性或斑片状强化脑膜增强。“靶环征”是其特征性表现。
5.讨论:
(1)脑转移瘤是指患有原发肿瘤者,肿瘤细胞脱落,经血液循环至脑组织内滞留,肿瘤细胞长出血管而形成转移病灶的肿瘤。
(2 )囊性脑转移瘤的病理基础 为肿瘤组织生长活跃,血供不足,导致瘤组织大面积缺血坏死、溶解、液化而形成囊肿。囊的形成大小与病程及肿瘤的生长速度有关。
(3)瘤内出血机制 脑转移瘤发生瘤内出血的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1)肿瘤生长过速,中心部位血供较差,发生缺血性坏死;2)瘤内新生血管生长不正常及脆性增加;3)血管被肿瘤侵蚀或牵拉、扭曲;4)肿瘤栓子所致出血性梗塞;5)凝血机制障碍。脑转移瘤出血比原发瘤出血更为常见,由于病灶环状强化的下部和出血相接,应注意与非肿瘤性出血相鉴别。
(4) 发生部位:发生在大脑半球各叶的皮质及皮质下区,此与脑血管分布及瘤栓易于滞留在灰白质交界区的丛状血管有关,无一定好发部位。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1-22 13:22:16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