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右后叶大小不等水样密度囊性阴影,向下延续至腹腔,包膜完整,张力高,肝组织受压前移位,膈上肺组织受累不张,结合草地牧民诊断肝包虫病应该没什么问题。还应该查carsoni皮肤试验。如果阳性确证无疑。
【病生】肝包虫病即棘球蚴病,有两种类型:1是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囊性包虫病;2是多房棘球绦虫感染所致的泡性包虫病。后者仅占1%-2%。细粒棘球蚴在肝内以包囊膨胀的方式逐渐增大,外壁是由宿主的反应性组织构成,为一层较厚的纤维组织,称为外囊,内囊系棘球蚴本身形成的囊,甚薄。
【影像表现】
1囊性包块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有时见浅分叶。
2病灶边缘光滑、清晰。
3囊壁而不易显示,若囊壁钙化或合并感染囊壁明显增厚可显示。
4囊内密度均匀一致,ct值15-25hu。
5增强时囊壁强化而囊内密度不变。
6母囊内出现子囊是肝包虫的特征表现,子囊数目大小不一,且无钙化的子囊密度总是低于母囊,这是由于母囊较子囊时间长所致。
7外囊壁常发生钙化呈弧形或蛋壳样,其壁可厚薄不均囊内容物、母囊碎片、退化的头节和子囊等亦可发生钙化,且呈无定形的条片状。
8并发感染时有以下特点:囊内密度增高;囊壁增厚;偶见气泡影和气液平面。
【鉴别诊断】
1单纯囊肿继发感染及细菌性肝脓肿:均可显示囊壁双环征,但肝包虫内壁光滑,有时显示飘带状阴影是特征,外壁与肝组织境界清晰且常有钙化,通过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2慢性阿米巴脓肿:地域性较强,可资鉴别。
3肝脓肿:有急性临床症状,血液学改变可资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