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hlyq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胸部] CT35986:女,45岁,发现右下腹包块10余天,无疼痛及压痛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10-18 10:41 | 只看该作者
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0-18 13:08 | 只看该作者
1.右下腹软组织占位,增强无明显强化,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
2.子宫肌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0-18 17:0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考虑肠间质瘤,子宫肌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0-18 1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0-19 09:12 | 只看该作者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间质瘤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应该涵盖了以前所谓的“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但作为间叶组织发生的肿瘤,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肉瘤的概念并未被排除,只不过在目前的临床病理诊断中,这类肿瘤只占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少部分。因此,目前我们必须将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由以平滑肌肿瘤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胃肠道间质瘤为主的观念。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只占少数,但却种类繁多,形态复杂。过去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现在的研究认为其中大多数为c-kit阳性或CD34阳性类似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间叶性肿瘤,即目前的定义的胃肠道间质瘤,而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只占极少数。
    肿瘤大小不一,自0.2cm~44cm不等,起源于胃肠道壁固有肌层,可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腔外生长。向腔内生长可形成溃疡,因此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可分为腔内型、壁内型、哑铃型、腔外型和腹内胃肠道外型。大多数肿瘤呈膨胀生长,边界清楚,质硬易碎;切面鱼肉状,灰红色,中心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肿瘤数目可为多个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