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南国紫匀在2004-6-9 20:48:07的发言:[br]ct仿真血管镜只是表面重建,所以无法真实反映出血管内膜的颜色,另外血管内镜仅显示血管腔内的情况,而对疾病的定性、分期和处理至为重要的血管腔外病变则难以显示,如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伴发的血栓厚度、外渗血肿、累及血管的癌肿本身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加上其成像参数有一定的依赖性,可由于重建参数、阈值、视角等的选择不当而出现假象。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强调血管内窥镜与ct其它几种图像如多平面成像(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成像(ssd)、容积成像(vrt)等的综合使用。
近期我也发了一些有关新技术的贴子,但很少看到有实质性内容的评价。有人能够站出来评论几句,既使是带批评语气的(当然不是带侮辱口气的批评),我都欢迎。“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至理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