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胫骨下段皮质下见囊状低密度区,轻度膨胀长轴平行于骨干,,近髓腔侧见硬化边缘,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诊断:支持非骨化性纤维瘤.
鉴别诊断: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 一般在幼年时期发病,至儿童或青少年时才出现症状。病变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成年后病灶有自行静止或痊愈趋势。最常见的症状为局部畸形或伴有疼痛。位于长、短管状骨和肋骨的病灶多发生于骨干或骨骺端,病骨膨胀而变粗大,常呈单房透明或磨砂玻璃状,范围较大,其中可有致密骨嵴沿骨长轴方向走行向内凸出,使病灶呈不完全的分房状如“丝瓜囊”。有时在病灶内可见或大或小的片状钙化影。
2骨样骨瘤 多发生与骨皮质内,瘤巢较小,一般小于2cm,骨膜反应及反应性骨质增生明显.
3骨巨细胞瘤 多位于骨端,横向生长,多呈分房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相邻骨质一般无硬化.20--40岁多见.
4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多见与6--15岁儿童,有家族发病倾向.病变常多发,对称,呈囊状或片状的皮质缺损区,无膨胀性骨壳.多可自行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