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arns-Sayre综合征(KSS)
遗传特征:散发性的线粒体病。
mtDNA点突变类型包括:
① 单一大的mtDNA缺失(2-8kb)是此病最常见点突变类型(Degoul,1998),常见缺失从8488到13460的4977个硷基对,有些病人出现3558bp缺失,缺失数目随时间而变化,在肌肉出现增加,在快速增殖周期的造血细胞减少。
② 大段的重复复制。
③ T8993G点突变。
临床特点:发病年龄一般小于20岁,临床特点是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心脏阻滞、吞咽困难、线粒体肌肉病(Marie, 1999),个别病人出现周围神经损害(Zanssen,1998)。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呼吸能力减少、听力丧失、共济失调、痴呆或智力障碍,上运动神经原病变可以出现痉挛性瘫痪和腱反射亢进和中风样临床表现。内分泌系统病变出现糖耐量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骨骼表现为身材矮小。上述症状中眼外肌瘫痪、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心脏传导阻滞是此病的三联征。有些病人仅出现部分症状或体征。晚发病的病人可以仅表现为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一般在30-40岁死亡。
辅助检查:
(1) 血清学检查:发现乳酸血征;
(2) 脑脊液检查:蛋白升高,一般超过100mg/L;
(3) CT检查:头CT显示基底节钙化;
(4) MRI检查:脑萎缩和双侧皮层下白质广泛的长T2信号,脑干、苍白球、丘脑和小脑高信号损害(Marie,1999;Chu,1999)。
(5) 肌肉活检:发现RRF、COX阴性和SDH阳性肌纤维(Marie,1999),此外有肌纤维直径变异加大。
(5) 脑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多系统变性改变,出现大脑和小脑白质为主的海绵样脑病,神经细胞变性、星型胶质细胞增生(Kamata, 19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