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x线平片、ct及mr检查后,骨穿病理报告为:骨纤维肉瘤。未作特殊治疗,40天后症状加重,拍x线平片及mr后作了介入(动脉栓塞及药物灌注)治疗。正在随访中。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1-22 9:08:56 修改过]
骨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骨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of bone)为较少见的骨恶性肿瘤。一般起源于非成骨的间叶组织及骨内膜,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前者由髓内发生,最后可穿破骨皮质,侵入软组织。后者系由骨膜发生,经过直接蔓延侵入毗邻的骨皮质,后者较前者更为少见。
【临床表现】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成年人常见,男女之比为2∶1,好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或骨干部,以股骨及胫骨为多。 主要症状为疼痛,由轻渐重。周围型早期可仅有局部肿块,以后才出现疼痛,中央型发生病理骨折时症状加剧。中央型恶性程度高,常发生血行转移,周围型恶性程度低,很少转移。
x线表现 中央型纤维肉瘤主要破坏松质骨,x线表现以局灶性透亮区为主,其中无成骨现象。边缘参差不齐。中间偶可有散在小钙化点,邻近骨皮质局限变薄,轻度膨胀,虽常被穿破,然多无骨膜反应,有些病例,病变范围较广,骨小梁排列紊乱夹杂有骨质破坏的小斑点状透光区,分布弥散,偶有少量骨膜新骨形成。周围型肿瘤常位于软组织中,呈圆形或卵圆形阴影,密度较肌肉影略离,肿块中可出现少量均匀钙化点。
【辅助检查】 x线所见 以溶骨性病变为主,严格讲,无任何肿瘤性成骨。其影像变化大,无明显特征。其溶骨范围较大,边界模糊,皮质骨断裂,侵入软组织中,骨膜的骨反应少或无。在一些病例中,纤维肉瘤可穿透松质骨和皮质骨,产生“虫蚀状”影像,溶骨区少且融合。
【鉴别诊断】纤维肉瘤的影像学诊断最多只是一种假设,因为纤维肉瘤的影像类似于成人的所有原发或转移的恶性溶骨性肿瘤的影像。 纤维肉瘤的诊断必须依靠病理。在组织学上,ⅰ级纤维肉瘤可能难以与硬纤维瘤区别,但在纤维肉瘤中,细胞核更多、更大、更丰满,染色轻度过深及明显的多形性,有有丝分裂像、胶原成分较少和较不成熟。纤维肉瘤与良性病变,如组织细胞纤维瘤或纤维结构不良的组织学区别较容易,除了没有恶性肿瘤的特点外,组织细胞纤维瘤具有更明显的涡旋样结构,有含铁血黄素和巨细胞,偶有泡沫细胞;纤维结构不良成束较少,含有特征性的编织骨岛。
[本贴已被 wawaquan 于 2006-1-29 20:15:49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