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应项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2691:左肾占位,平扫增强,请路过者分析。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2-7 01:54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左肾囊肿伴出血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2-7 0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2691:左肾占位,平扫增强,请路过者分析。

支持6楼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2-7 07:06 | 只看该作者
左肾中上极实质内可见以巨大囊性灶,中心一类圆形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较厚呈环形强化,边缘光滑,囊内未见明显强化。考虑 1、左肾囊性肾癌伴出血2肝内胆管结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2-7 07:51 | 只看该作者
囊肿伴出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04:41 | 只看该作者

左肾占位,ct平扫+增强及结果!



手术结果:左肾透明细胞癌。
手术所见:左肾上外见一大小9x8x7cm的包块,与肾皮质粘连,有包膜,内大部分为出血性坏死物。
[镜下组织形态:由富含脂质和糖元的透明细胞为主要成分,透明细胞质呈空泡状,细胞膜清晰,核仁小,致密规则。免疫化学:g250 阳性(+)。

病理图片由何伟华提供。
综述
分型riches将肾细胞癌分为4型,即:①透明细胞型;②颗粒细胞型;③混合细胞型;④未分化细胞型。
[ct对肾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囊性实性占位的鉴别诊断准确率达93%。据统计其在肾癌的诊断准确率:侵犯肾静脉91%,下腔静脉92%,肾周围扩散78%,淋巴结转移87%邻近脏器受累96%。ct在肿瘤探查时,可有如下表现:①能清晰显示直径1cm以上占位性病变。平扫时,根据占位性病所显示密度同正常肾组织密度差异,初步鉴别肿瘤的性质。其中透明细胞癌的密度略低于正常,而颗粒细胞癌的密度略高于正常。②增强扫描后肿瘤密度可有不同程度增强,增加了肿瘤与肾组织的密度差,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和分界线。③对于肿瘤经常出现的出血、液化、坏死及钙化灶等,ct可显示出肿瘤内不均性的密度改变。④ct能精确估计病变的范围大小。还可以了解周围有无浸润、淋巴转移、远处播散等,为肾癌分期治疗提供证据。
病理诊断:肾癌又称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位,但以上下极为多见,左右肾发病机会均等,双侧病变同时存在者约1%~2%。
大体解剖见肿瘤外观为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有一层纤维包膜,血供丰富。因肿瘤的血管多少、癌细胞内脂肪含量以及是否有出血坏死而形成肿瘤的颜色不同,透明细胞癌多呈黄色,颗粒细胞癌及未分化细胞癌多呈灰白色。肿瘤可有囊性变、中心坏死、血肿或不规则钙化灶。
显微镜检查:
癌细胞类型主要为了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以透明细胞癌最常见。透明细胞体积大,边缘清晰,呈多角形,核小均匀,因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糖原及脂质,在切片过程中溶解而使细胞呈透明状。颗粒细胞生长活跃,故其恶性程度较透明细胞癌为高。透明细胞癌和颗粒细胞癌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出现于同一肿瘤内。约60%~70%是由此两种细胞形成的混合型肾癌。另外还有一种更为少见的癌细胞,其细胞呈梭形,核较大或大小不一,核分裂迅速,生长速度快,呈肉瘤样结构,称为未分化癌,其恶性程度最高。
临床分期
肿瘤的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肾癌的分期较不统一,常用的有robson分期和tnm分期。
1.robson分期
ⅰ期:肿瘤位于肾包膜内。
ⅱ期:肿瘤侵入肾周围脂肪,在仍然局限于肾周围筋膜内。
ⅲ期:肿瘤侵犯肾静脉或局部淋巴结,有或无下腔静脉、肾周围脂肪受累。
ⅲa期:肿瘤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
ⅲb期:区域性淋巴结受累。
ⅲc期:同时累及肾静脉、下腔静脉、淋巴结。
ⅳ期: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器官。
ⅳa期:肿瘤侵犯除肾上腺外的邻近器官。
ⅳb期:肿瘤远处转移。
2.tnm分期:
原发肿瘤(t)分期:
t0:无原发性肿瘤的证据。
t1:肿瘤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2.5cm,局限于肾包膜内。
t2:肿瘤最大直径大于2.5cm,肾脏变形,肿瘤仍位于包膜内。
t3a:肿瘤侵及肾周脂肪。
t3b:肿瘤侵及静脉。
t4:肿瘤已侵入邻近器官。
区域淋巴结(n)分期:
nⅹ:淋巴结有无转移不肯定。
n0:淋巴结无转移。
n1:同侧单个淋巴结受侵。
n2:多个区域淋巴结受侵。
n3:手术中明确淋巴结已固定。
n4:邻近区域性淋巴结受累。
远处转移(m)分期:
mⅹ:转移范围不肯定。
m0:无远处转移的证据。
m1:有远处转移。
m1a:隐匿性转移。
m1b:某一器官单个转移。
m1c:某一器官多个转移。
m1d:多个器官转移。
鉴别诊断
1.肾囊肿 肾脏良性占位病变。b超、ct等检查可提示肾脏囊性病变。诊断性穿刺治疗也可确诊此病。
2.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本病常见,ct检查、mri检查可见肿物边界完整,其中脂肪成分的ct值较低(-50~90hu),中间分隔,分界清晰。
3.较新的鉴别理念:强化、坏死--透明细胞癌(可出血)
         少强化、少坏死--颗粒细胞癌(少出血)
         少强化、坏死--乳头状癌(可出血)
         强化、少坏死--错构瘤(少脂肪)特异性不高。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2-15 9:05:2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2-15 05:48 | 只看该作者
是这样啊,我还得再好好看看,得记着才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2-15 06:04 | 只看该作者
肾癌伴瘤卒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2-15 06:07 | 只看该作者
患者年龄较小,病变局限,形态规则,还是考虑良性病变,肾囊肿合并出血可能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2-16 06:1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左肾上极错构瘤并瘤内出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2-16 10:3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结果—晕!囊是假的—实际为实性的—也是出血不形成液平原因—实际是透明细胞太多的原因吧!   

回过头再看看—还有出血干扰的呀,还晕——该睡觉了,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