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表现:腰四椎体下缘可见类椭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楚,周围骨质密度增高,内可见小斑点状高密度影;腰五椎体呈较大范围溶骨性骨质破坏区,破坏区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影,腰五椎体右后方可见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向椎管内突入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椎间盘?);腰四、五椎弓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骨质破坏区。腰四、五椎水平右侧腰大肌内侧脂肪间隙消失,分界模糊;左侧腰大肌内侧脂肪间隙清晰。腰四椎体前缘骨质增生硬化(退行性变);
二.分析:1.男,65岁,以神经压迫症状起病就诊;2.相邻椎体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并可见小斑点状死骨;3.部分椎弓及突起受累;椎间盘受累及;4.右侧腰大肌内侧脂肪间隙模糊,分界不清,考虑为感染所致,不像肿瘤形成之软组织肿块
三.ct拟诊:腰椎感染性病变,考虑结核可能性大。
四.鉴别诊断:(一).化脓性脊柱炎:发病后随着病程的进展常出现骨质增生、硬化等征象,且椎体病变常累及椎弓及其突起,椎间盘常受累;本例病人除了没有明显的破坏区周围的增生硬化外征象基本符合,但是病人没有明显的急性感染中毒等症状。但是不能完全排除。
(二)转移瘤:考虑转移瘤的主要点在于1.病人年龄较大,符合转移瘤的年龄分布;2.溶骨性骨质破坏且累计椎弓尤其是椎弓根;3.病人无明显的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的症状。但是本例病人腰四椎体内及上关节突层面的骨质破坏区内可见有小斑片状高密度灶,考虑为死骨可能。其次是右侧腰大肌内侧脂肪间隙模糊,但未见明显的软组织肿块,不太符合转移瘤的肿块征象,而类似于感染性病变的征象。故认为转移瘤的可能性不太大。
(三)多发性骨髓瘤:为多个椎体溶骨性骨质破坏,常侵犯椎弓根等部位;多伴有广泛性骨质疏松征象;尿中有本-周氏蛋白。
综合以上,虽然腰椎结核老年人的发病率较低,但是还是觉得应该把结核放在第一位。
请楼主上传相关临床资料及整体腰椎片等,便于大家综合分析;谢谢!![]()
[本贴已被 zhanyong 于 2006-3-26 22:59:33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