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gdlwx0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3316:头颅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3-28 0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3316:头颅

以下是引用huangaiying1在2006-3-27 19:29:00的发言:[br]平扫右侧顶叶皮质区弧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结合病史,考虑脑梗塞。[br][br]   呈负占位表现:邻近脑沟、裂增宽,左侧脑室枕角扩大。考虑:脑软化灶。[br][br]
[本贴已被 wawaquan 于 2006-3-27 20:00:59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3-28 05:09 | 只看该作者
右侧顶枕叶片状低密度影,无明显占位效应,考虑:软化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3-28 05:2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右顶枕叶区脑梗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3-28 0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3-28 06:03 | 只看该作者
一.ct表现:平扫示右侧顶枕叶交界区皮层下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区,境界尚清晰,病灶周围结构无明显负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示病灶无明显强化。
二.分析:57岁男性酗酒后嗜睡并左侧肢体症状;影像右侧枕顶叶交界区(分水岭区)低密度灶,符合脑梗死诊断;但是病人增强扫描无典型脑回状强化,可能与发病时间短,梗死早期,造影剂不能灌注梗死区所属血管所致;一般梗死区强化发生于梗死后3-7天至4-6周内(吴恩惠《头颅ct诊断学》)。
三.ct拟诊:右侧枕顶叶(后)分水岭脑梗死
四.1.分水岭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大脑皮层分水岭脑梗死常没有任何症状。前分水岭脑梗死指梗死带位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之间的表浅区域,表现为一侧肢体反复发作的麻木、乏力或轻偏瘫。后分水岭脑梗塞指梗死带位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表浅层,最常见的症状是偏盲,以及皮层性偏身感觉障碍。皮层下分水岭脑梗死,梗死位于大脑中动脉深浅之间,偏瘫症状较常见,并可有半数以上偏身感觉缺失。基底节分水岭脑梗死,即基底节区各组动脉血管之间的缺血梗死,常有单纯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亦可见单纯中枢性面瘫。
   2.酗酒与脑梗死的关系:长期大量饮酒是脑梗死的又一危险因素:饮酒可以使胆固醇升高、促进动脉硬化,酒精使红细胞压积和血粘度升高、血流缓慢、同时饮酒诱发心律失常、心室异常运动和高血压、增强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活性、增强红细胞聚集而促使血栓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3-28 06:14 | 只看该作者
可否有胶质瘤(1级星形细胞瘤)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3-28 06:22 | 只看该作者

修改

请大家仔细观察病灶形态似呈“>”改变,对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是否更有意义,有待证实!


[本贴已被 zhanyong 于 2006-3-27 22:24:38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3-28 06:55 | 只看该作者
右顶枕叶区脑梗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3-28 07:25 | 只看该作者
右侧顶枕低密度影,增强无强化,侧脑室扩大,脑沟裂增宽。考虑脑梗塞,脑萎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3-28 07:26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右侧顶枕叶区脑梗塞,支持楼上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