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wchg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T437:小儿颅脑,急会诊!!!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4-7-11 11:19 | 只看该作者
leigh综合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双侧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坏死,小脑、脑干、延髓、脊髓均可累及;
而此病人是在双侧丘脑区呀!!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诊断似乎有点牵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4-7-11 1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437:小儿颅脑,急会诊!!!

以下是引用91616lyt在2004-7-11 3:19:30的发言:[br]leigh综合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双侧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坏死,小脑、脑干、延髓、脊髓均可累及;[br]而此病人是在双侧丘脑区呀!!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诊断似乎有点牵强!!

我觉得还是用缺氧缺血或感染所致丘脑缺血坏死解释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4-7-12 0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4-7-12 08: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qiuazhang先生抬爱,谈一点不成熟意见。
1.病变特征:双侧对称性,发生在双侧丘脑;2.病史特征:病人年龄小,仅6个月,发病时间在出生后不久(出生3-4个月曾经发生类似症状)。
分析:双侧对称性分布病灶多见  1.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变性,最常见的如----肝豆状核变性,少见的-----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2.中毒性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霉变甘蔗中毒;
     而炎症性疾病极少出现如此对称性改变;
     发病年龄小,又没有提供中毒病史,还是考虑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可能。
    发热与本病例的关系,我个人认为,发热是一个促使家长带小孩看病的原因,第一次好转是抗炎治疗炎症好转,而不是脑部疾病好转(可能原来就存在),第二次发热是促使做ct扫描检查的原因。
    说实话,此类疾病我也没有遇见过,上述意见很不成熟,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4-7-12 1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437:小儿颅脑,急会诊!!!

以下是引用91616lyt在2004-7-11 3:19:30的发言:[br]leigh综合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双侧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坏死,小脑、脑干、延髓、脊髓均可累及;[br]而此病人是在双侧丘脑区呀!!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诊断似乎有点牵强!!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可以有双侧丘脑对称性低密度影(见林丽蓉等编,<医学综合征大全>p502-503).
      我在分析该病例时同听婵观竹斑竹一样认为是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疾病,考虑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年龄较大(我看到的文献均在5岁以上),而此例年龄较小(在一岁以内),更符合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的发病年龄(该病60%在一岁以内发病,一般经8-12个月死亡,多死于感染、高烧、呼吸与吞咽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4-7-12 17:55 | 只看该作者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主要以侵犯基底节与脑干为主,表现为神经毡的急性坏死,而神经原相对较好;
wemicke病主要侵犯乳头体和丘脑下部;但二者很难通过mr鉴别;
至于肝豆状核变性可以检查病人有无k-f环?铜代谢如何?来鉴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4-7-15 14:05 | 只看该作者
化脓性或病毒性脑膜炎===》脑底部穿支动脉血管炎症===》血管狭窄、闭塞===》两侧丘脑区脑缺血===》两侧丘脑对称性低密度改变。
谁不信,就来赌一把吧!我输了,就上传2例好病例,你输了,同样,谁敢赌就举手![em2][em4][em8][em14][em15][em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4-7-15 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437:小儿颅脑,急会诊!!!

我觉得九目段先生分析的很有道理
[emb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4-7-16 06:01 | 只看该作者
某人说----谁不信,就来赌一把吧!我输了,就上传2例好病例,你输了,同样,谁敢赌就举手!
是不是个赌徒?? 要不然为何动不动就......甚至赌命------从楼上跳下去。
这里是学术园地,不是赌场,请搞搞清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4-7-16 13:54 | 只看该作者
脑的血液供应:
      脑作为人体分化程度最高的器官,有丰富的血供和较完善的血液代偿系统。脑耗氧量约占人体1/6,血流量占人体1/5,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正常脑组织在缺血3小时后就可能出现不可逆变化,“缺血半暗区”形成,6小时则所有缺血脑细胞出现坏死。因为中枢神经细胞坏死是不可逆的,故造成的功能障碍很难恢复。我们兹将脑血流供应阐述如下:
    (1)脑主要由颈内动脉和椎基动脉系统供血。颈内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前部,内囊,椎基动脉则主要供应大脑后部,小脑,脑干两系统通过后交通动脉相连,而左右两侧通过大脑前交通动脉相连,这便构成了颅底的willi&#39;s环,是脑血供代偿的解剖基础,也是代偿综合症(盗血)的解剖基础。
    (2)颈内动脉分为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眼动脉:供应视网膜,闭塞后出现失明,故单眼失明是颈内动脉闭塞的特征之一。
    大脑前动脉:有的作者称之为大脑内动脉,皮层支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基底(前4/5)、大脑半球内侧包括旁中央小叶(前3/4),深穿支为heubuer动脉(内侧纹状体动脉),主要供应尾核前部,壳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直接的延续,是大脑最重要动脉之一,深穿支为豆纹动脉主要供应壳核内侧和苍白球下方(内侧纹状体动脉),内囊前肢,尾核头部,豆状核外侧包括外囊(外侧纹状体动脉)皮层支包埋于大脑外侧裂,发出2-3支供应额、顶、颞叶、岛叶支--向额叶前部至枕叶后外侧的半球大部分外侧面供血。
    (3)椎动脉通过上部6个颈椎的横突孔后于寰-枕关节后方组成环状由枕骨大孔入颅,长旋支为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延髓后外侧和小脑半球下部,闭塞产生所谓wallenberg&#39;s syndrome;短旋支,旁正中支支配延髓内侧。两侧椎动脉于外展神经发出平面融合为基底动脉分为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和数支旁正中动脉。椎基动脉主干供应桥脑腹侧部,桥脑后部和小脑上部由小脑上和小脑前下动脉供血
    大脑后动脉皮层支供应大脑枕部,颞叶底面,膝-距状裂,深穿支分为丘脑膝状体动脉,丘脑穿通动脉和供应中脑的旁正中动脉。
    另外,病变不一定主要发生在丘脑,可能主要发生在基底节,丘脑呈“八”字状为受压,两者兼有之也较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