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abzzy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3929:肝脏的占位性改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6-29 05:06 | 只看该作者
肝右叶巨大低密度肿块,边缘锐利,其内见裂隙状更低密度区,增强动脉期实质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低密度区无强化,且见动静脉分流征象,门脉右只见癌栓形成。静脉期肝实质强化,病灶呈低密度。有快进快出特点。肝脏增大,肝裂增宽。首先考虑肝右叶巨块型肝癌并门脉癌栓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6-29 05:16 | 只看该作者
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未见强化.支持肝右叶巨块型肝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6-29 05:51 | 只看该作者
肝右叶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肿块内部可见强化血管影,静脉期肿块进一步强化,包膜完整。肝左右叶体积增大,肝裂增宽,脾大。考虑为巨块型肝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6-29 06:09 | 只看该作者
肝脏局灶结节增生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6-29 0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3929:肝脏的占位性改变。

以下是引用jiajie在2006-6-28 12:20:00的发言:[br]如此巨大肿瘤无明显临床症状,青壮年女性,富血供特点。[br][br]支持肝腺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6-29 06:15 | 只看该作者
平扫可见肝右叶巨大肿块,内部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影,于动脉期病变明显强化,可见到迂曲扩张的供血动脉。于实质期,肿块实质成分密度均匀降低,整个肿块呈现三种密度:1、实质密度2、残留的病灶内部的低密度影3、强化的肿块包膜。三者中,病灶内部的低密度影对于病变的性质分析意义非常重要,究竟是坏死还是纤维瘢痕?如果是坏死区,将强烈支持肝癌的诊断,而瘢痕则明显倾向于fnh的诊断。
我的观点:鉴于低密度影边缘相对清楚,倾向于瘢痕组织;坏死组织由于其组织病理学的多样性往往密度不均匀,本例不支持。瘢痕组织的重要影像学特点之一是延迟强化,不论ct还是mr,均可以显示这个特点,不过本例延迟扫描时间不是太长,无法观察该特征。
鉴于患者为青年女性,结合肿块强化特点和密度特征,fnh(局灶性结节增生)要高度怀疑。但还要注意一点,患者有脾大表现,是否有肝脏功能的异常?如果存在慢性感染性病变,则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诊断。

[本贴已被 gaozhengyi 于 2006-6-28 22:16:2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6-29 07:39 | 只看该作者
肝右叶巨大低密度肿块,边缘锐利,其内见裂隙状更低密度区,增强动脉期实质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低密度区无强化,且见动静脉分流征象,静脉期肝实质强化,病灶呈低密度。有快进快出特点。肝脏增大,肝裂增宽。首先考虑肝右叶巨块型肝癌 结合afp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6-29 14:15 | 只看该作者
肝右叶巨大混合密度实质性占位,边界清楚,血液供应丰富,中心部分坏死,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增强,静脉期明显退减,结合临床表现,首先考虑:肝巨大腺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6-29 16:41 | 只看该作者
3楼分析的很精辟,同意其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6-29 16:4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肝囊腺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