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侧额叶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宽(大于5毫米)及前半球间裂(前纵裂池增宽大于7mm),大脑半球后半部间隙不宽,额顶叶脑沟部分增宽,但增深不显著,边缘呈“花瓣样”,脑室系统无扩大。诊断:外部性脑积水
诊断依据:小儿,3个月(前囟未闭),脑前半部脑外积液增多,脑实质无病变。
外部性脑积水(eh)为婴儿期特殊类型的交通性脑积水,好发生于2~24个月前囟未闭患儿。临床表现有抽搐(占50%)。头围增大(占1/3~2/3)。病因有颅内感染、外伤、hie及颅内出血后遗症等,另外约有半数病例病因不明为特发性。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蛛网膜粒吸收脑脊液功能障碍所致,到前囟闭合后,外部脑积水会自然消退,症状消失。
本病需与脑萎缩鉴别,脑萎缩头围较小,常有智力低下及运动障碍。2岁后脑沟仍深宽,脑脊液未吸收。
另外还应于硬膜下积液鉴别:后者常为单侧,若为双侧常两侧不对称,脑沟变平浅,受压的脑回变平内移,常伴有脑内实质密度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