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王云霞老师提供的精彩可做剖析的病例.
尽管王老师作了导向性提示,但本例病例在现有条件(信息)下,只能简单分析。术前的正确判断在没有其它影像检查的前提下较难做一正确估计,我想这也是王老师发贴的原因所在?
1、定位:本人倾向于位置在纵隔内向肺内凸出生长,正如上面各位分析的一样,但还有一重要征象可提示,即肿块的最大径位于纵隔内。另外,假如病灶在肺内,胸部正侧位的病灶分布不一致也提示病变位于纵隔内;假如位于胸膜上,肿块的”轮廓不完整“征象不明显,本例病灶下缘稍不清晰,但胸膜上的肿块一般是上缘轮廓不清晰。 但本病例正象其他同志分析的样,其病灶边缘与纵隔面成锐角关系存在,完全排外非纵隔病变显得很武断。
2、定量:不言而喻。
3、定期:从提供的原有病灶大小来看,定期随访的结果是肿块有增大的表现,这也促使患者在15年后手术的原因之一吧。
4、定性: 病灶位于主动脉根下,呈一侧性凸出,可能边缘部分有钙化,故需要考虑的有胸腺瘤、动脉瘤和心包囊肿的可能,考虑胸腺瘤的原因:1)胸腺瘤可一侧性突出肺野;2)可向主动脉根下生长;3)良性胸腺瘤发展较慢;4)可伴有钙化。动脉瘤的可能性很小,升主动脉瘤容易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容易造成心影增大,一般也是马凡氏综合征。再就是心包病变,心包囊肿不容易发生在主动脉根部,泪滴状改变是其特点
,钙化机会很少。排除纵隔病变本人更倾向于胸膜病变,从时间与病症的发展来看更容易想到限局性胸膜间皮瘤。故定性角度考虑:1)胸腺瘤;2)限局性胸膜间皮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