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高仕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1381:右心膈角占位,一例少见病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12-25 2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1381:右心膈角占位,一例少见病

以下是引用笨小孩在2006-12-24 18:55:00的发言:[br]大网膜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12-26 01:01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大网膜疝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12-26 05:2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2楼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12-26 17:27 | 只看该作者
就目前的资料,大网膜疝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12-26 20:56 | 只看该作者
大网膜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12-26 21:15 | 只看该作者
纵隔脂肪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12-27 0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1381:右心膈角占位,一例少见病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6-12-24 19:42:00的发言:[br]比较支持:大网膜疝。[br]理由:脂肪密度阴影前方有肠腔气泡阴。

[face=黑体]同意[/fa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12-27 0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1381:右心膈角占位,一例少见病

右心膈角旁脂肪密度肿块影,前方有肠管影,支持大网膜疝。纵隔脂肪瘤不能完全除外。
大网膜疝,纵隔脂肪瘤及较大的心包脂肪垫均可表现为此位置肿块状影像,三者鉴别如下
    心包脂肪垫是一种正常表现,多见于50岁以上的较肥胖者。发生在左心膈角的机会较多,但也可以发生于右心膈角甚至双侧。在病理上,心包脂肪垫为无包膜的脂肪组织。病人一般无症状。由于心包脂肪垫为无包膜的脂肪,因而边界不十分清楚,可以排除。
    纵隔脂肪瘤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有完整包膜,75%的纵隔脂肪瘤发生在前纵隔,特别以右前下纵隔多见。在临床上病人可无任何症状。不能完全除外。
    大网膜疝是指大网膜脂肪经过莫氏孔(foramen of morgagni)或博氏孔(foramen of bochdalek)疝入胸腔。经莫氏孔疝入胸腔者肿块位于右侧,而经博氏孔疝入胸腔者肿块位于左侧。病人可无临床症状。在ct扫描中如果在脂肪密度肿块中看到细线状的大网膜血管,则有助于大网膜疝的诊断,并借此与纵隔脂肪瘤鉴别。但如看不到这种细线状大网膜血管,也不能除外大网膜疝。有特殊病例可以平扫及增强ct检查在脂肪密度肿块中均见不到明确的细线状大网膜血管影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12-27 07:1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大家都不考虑胸膜间皮瘤呢,就一定能排除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12-27 15:27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将全部ct片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