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求知若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颌面颈部] CT06182:共同学习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1-23 22:32 | 只看该作者
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影,1、考虑淋巴瘤?1、残留腺样体增生?建议增强或穿刺活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23 23:09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鼻咽部淋巴瘤啊!谢谢小崔兄弟的好病例!下附资料:

  “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
  鼻腔鼻窦nhl,在欧美属罕见病,预后差,在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
  鼻咽部虽与鼻腔鼻旁窦相邻,但该部位发生的淋巴瘤属韦氏环,后者由扁桃体、鼻咽、舌底及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在病理类型上几乎均为nhl,t淋巴细胞型;且韦氏环淋巴瘤发病率高于鼻腔鼻旁窦。
   
  ct影像学表现
  根据发病或主要受累部位分为两类,即鼻咽部为主型和鼻腔鼻咽同时受累者。
  第l类:为鼻咽部附壁肿块,大小不等,对称或不对称,咽隐窝可狭窄或闭塞,咽旁间隙变窄,均有慢性鼻腔、鼻窦炎,但大多数病例咽缝间隙存在,均未见颅骨破坏。
  第2类:鼻咽及鼻腔病变以对称性黏膜增厚或腔内铸型肿块为主,其中鼻腔为主者病变前后范围广,可达鼻前庭并伴鼻部皮肤增厚,鼻中隔骨破坏等,无咽缝间隙改变;鼻咽鼻腔同时受累者多有咽鼓管咽口及咽隐窝消失及咽缝间隙消失,无骨质破坏。

  二者均有淋巴结肿大,均有以下特点:①病变范围广,累及单侧或双侧鼻腔或鼻咽,表现为局限性肿块、铸型肿块或黏膜增厚;②不同受累部位表现形态略有差异:鼻腔为主者多为铸型肿块,可伴皮肤改变及骨质吸收;鼻咽部为主者也以腔内肿块为主;二者皆受累者主要为黏膜增厚;③病变等密度,同邻近软组织相近;④受累结构与发病部位有关:鼻腔为主者伴发筛颌窦炎多明显且为双侧,鼻咽部为主者伴邻近间隙的闭塞为主,但咽缝间隙少有累及,常无颅底骨破坏;⑤病灶对放疗敏感。

鉴别诊断
①腺样体增殖症:
  nhl以肿块充填鼻咽腔需与腺样体增殖症鉴别,后者多为儿童,常伴有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后壁或顶后壁中线软组织弥漫性对称性增厚,病变较浅,侧隐窝不受累,咽缝间隙多清楚;
②鼻息肉或慢性炎症:
  鼻腔受累为主或病变广泛者需与之鉴别,鼻息肉常位于中鼻道,也可充填全鼻腔,密度低而不均,可见低密度线包绕,增强无强化,无骨质破坏,鼻腔前部无皮肤受累;
③npc:
  nhl表现为单侧鼻咽肿块者,尤其是t/nk细胞淋巴瘤需与鼻咽癌等常见肿瘤鉴别。npc起源于咽隐窝和顶后壁,以咽隐窝为中心,侵及范围深,可伴有颅底骨破坏,翼腭窝、咽旁间隙受累及淋巴结肿大,与t/nk淋巴瘤相似;但后者(nhl)病变较广泛而颅底骨质破坏并不明显,多为吸收且少见。此外,nhl绝大多数病例咽缝间隙存在,而半数npc之咽缝间隙可消失,早期仅现局部肿块则鉴别困难。
  其他良性病变如鼻咽纤维血管瘤发病年轻,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其他恶性肿瘤多形态不整,病变深层浸润,伴咽缝间隙消失及颅底骨骨质破坏。上述病变鉴别困难时仍依赖活检。”

  学习归学习,资料中的“npc”究竟是什么玩意儿还没有查出来。如果哪位老师知道,麻烦指导一下可否?先表示感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23 23:22 | 只看该作者
淋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23 23:2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守望可可西里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24 05: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守望可可西里老师的精彩点评。关于npc以老师的聪明才智不会想不到是鼻咽癌,也即nasopharyngeal  cancer的缩写,可能是考考我们吧,献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25 03: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守望可可西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10-21 00:00 | 只看该作者
左上颌窦骨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