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1753:[原创]右下颌病变,有病理。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3-15 05:35 | 只看该作者
右侧下颌骨升支单纯性囊肿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3-15 05:5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考虑造釉细胞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3-20 21:40 | 只看该作者
稍有膨胀,考虑破骨细胞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3-28 00:5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9-14 01:1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7-25 11:24 | 只看该作者
造釉细胞瘤是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多发生于青壮年,以下颌骨体及下颌骨角部最多见。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随肿瘤增长可使颌骨逐渐膨大,出现面部畸形,颌骨外板逐渐变薄,甚至吸收侵及软组织;肿瘤破坏古质较多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肿瘤侵犯牙槽突时,可使牙松动、移位或脱落。由于肿瘤的侵犯,可以影响下颌骨的运动度,甚至发生吞咽、咀嚼及呼吸障碍。肿瘤压迫下牙槽神经时,患侧下唇及颊部可感到麻木不适。肿瘤表面常见到牙压痕,如果咀嚼时被咬伤,可能继发感染而化脓、溃烂,出现疼痛。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再参考其x线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典型造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有:以多房性最常见,其中分房大小相差悬殊,成群排列,互相重叠;蜂房状较少见,肿瘤在x片上呈多数蜂窝状的小囊腔,互相重叠密集,愈近肿瘤中心区,囊腔愈小愈密,肿瘤边缘处可出现较大的囊腔;单房性比蜂房状更少见。由于本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部浸润性,故囊壁周边常有不整齐的半月形切迹。另外,穿刺检查对诊断造釉细胞瘤也有一定帮助。造釉细胞瘤大多为实质性,囊性成分较多时,穿刺可抽出褐色液体。但临床上比较小的,特别是未穿破骨板的造釉细胞瘤与牙源性颌骨囊肿有时须依靠病理检查才能确定。治疗造釉细胞瘤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因造釉细胞瘤有浸润周围骨质的特点,手术不应施行刮除术,须在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0.5cm处切除。


  造釉细胞瘤是牙原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但也容易复发,甚至恶变,故称为“临界瘤”。多发生在青壮年,以下颌骨体部及下颌骨角为常见。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逐渐可使颌骨膨大,左右面部不对称。当肿瘤侵犯牙槽突时,可使牙松动甚至脱落。肿瘤继续增大时,将使颌骨外板变薄甚至吸收,这时肿瘤可侵人软组织内。当肿瘤压迫下齿槽神经时,患侧下唇及额部可能感觉麻木不适。x线片可协助诊断,早期呈蜂房状,以后形成多房性囊肿样阴影。在囊性部分可抽出褐色液体。

  造釉细胞瘤患者往往在发病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到医院诊治。一经诊断后,手术治疗将切除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0.5厘米处),否则,治疗不彻底将导致复发,多次复发可能变为恶性。下颌骨部分切除后可采取立即植骨,甚至在植骨块上再作种植牙,可尽快恢复咀嚼功能。
造釉细胞瘤是牙原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但也容易复发,甚至恶变,故称为“临界瘤”。多发生在青壮年,以下颌骨体部及下颌骨角为常见。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逐渐可使颌骨膨大,左右面部不对称。当肿瘤侵犯牙槽突时,可使牙松动甚至脱落。肿瘤继续增大时,将使颌骨外板变薄甚至吸收,这时肿瘤可侵人软组织内。当肿瘤压迫下齿槽神经时,患侧下唇及额部可能感觉麻木不适。x线片可协助诊断,早期呈蜂房状,以后形成多房性囊肿样阴影。在囊性部分可抽出褐色液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9-7 06:10 | 只看该作者
造釉细胞瘤。单房。不典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10-28 05: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10-7 18:10 | 只看该作者
右侧下颌骨升支单纯性囊肿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