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sdqzwy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消化] X2498:(补充CT片)男,44岁,全消钡餐检查,请会诊!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7-12 00:31 | 只看该作者

讨论

从ct上看好象环状胰腺,十二指肠壁软组织团块与胰腺关系密切,密度基本相同,很可能是胰腺的变异。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7-7-11 16:31:33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7-12 00:40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异位胰腺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7-12 0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2498:(补充ct片)男,44岁,全消钡餐检查,请会诊!

以下是引用一个人在2007-7-9 23:01:00的发言:[br]考虑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7-12 0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2498:(补充ct片)男,44岁,全消钡餐检查,请会诊!

病灶光滑、柔软,良性可能大!
gi感觉位置较高,离幽门很近,胰头一般紧贴水平部,可能与胰头关系不大,所以十二指肠病变,特别是腺瘤首先考虑。
ct不能确定是那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7-12 1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2498:(补充ct片)男,44岁,全消钡餐检查,请会诊!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7-7-9 22:17:00的发言:[br][br]内侧流过的钡济有粗细变化,外侧没有钡济通过,充盈缺损有漂浮感,多考虑:十二指肠息肉。[br][br]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7-7-9 22:18:32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7-12 16:03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7-13 00:01 | 只看该作者
环状胰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7-13 00:36 | 只看该作者
不好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7-13 21:31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这是来自十二指肠本身的疾病,所以我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7-15 0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2498:(补充ct片)男,44岁,全消钡餐检查,请会诊!

这个病例从钡餐和ct图像都可以比较肯定是环形胰腺,十二指肠降部的充盈缺损是胰腺组织环绕所致。




[复习文献]


环状胰腺

环状胰腺(annluar pancreas)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畸形,病人有一带状胰腺组织环,部分或完全包绕十二指肠第一段或第二段,致使肠腔狭窄。本病于1818年由tiedemann首先在尸检中发现,1862年ecker首先报道。迄今世界文献中仅有300余例报告,国内丁士海1981年综合文献报道56例,男女之比为2∶1。

【病因学】
    对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环状胰腺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学说很多,主要有2种解释。胰腺是由胚胎的原肠壁上若干突起逐渐发育融合而成的。背侧的胰始基是从十二指肠壁上直接发生,腹侧的胰始基则自肝突起的根部发生。以后背侧的胰始基发育成胰腺的体与尾,其蒂部成为副胰管;腹侧的胰始基的蒂部成为主胰管,末端则为胰头部。在胚胎第6周左右,随着十二指肠的转位,腹胰也转位至背胰的后下方;在第7周时,背胰和腹胰开始接触,最后两胰合并为一个胰腺,两个胰管也互相融合贯通。因此,一种理论认为,环状胰腺是由于位于十二指肠腹侧始基未能随十二指肠的旋转而与背侧始基融合所致;另一种理论则认为,由于腹侧与背侧胰始基同时肥大,因而形成环状胰腺,并将十二指肠第二段完全或部分围住,造成梗阻。
【病理改变】
    环状胰腺一般宽1cm左右,包绕在十二指肠第二段。根据包绕程度,可分为完全型环状胰腺和不完全型环状胰腺,以后者较常见,即环状胰腺仅部分包绕十二指肠,约占肠管周径2/3~4/5。
    环状胰腺往往是真正的胰腺组织,含有正常的腺泡和胰岛组织,但是也有一部分病人仅为纤维组织。环状胰腺内的导管可与主胰管不相通而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
临床上常将环状胰腺分为新生儿型和成人型,其临床表现与十二指肠的受压程度和伴随的其他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一)新生儿型多在出生后1周内发病,2周以上发病者少见。主要表现为急性完全性十二指导肠梗阻。病儿出现顽固性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由于频繁的呕吐,可继续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如为不完全性十二指梗阻,则表现为间歇性腹痛及呕吐,可伴有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加重。以上症状可反复出现。此外,环状胰腺还常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如伸舌样痴呆、食管闭锁、食管气管瘘、美克尔憩室、先天性心脏病、畸形足等。
  (二)成人型多见于20~40岁,多表现为十二指肠慢性不全性梗阻的症状,而且症状出现愈早,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也愈严重。病人主要表现有反复上腹痛和呕吐,呈阵发性发作,进食后腹痛加重,呕吐后可缓解,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液,含有胆汁。病人除了十二指肠梗阻以外,还可以并发其他病理改变,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1.消化性溃疡
环状胰腺并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者,可达30~40%,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较常见。溃疡的发生原因可能与环状胰腺的压迫、胃液长期潴留和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酸度过高等有关。

  2.急性胰腺炎
  环状胰腺并发胰腺炎者占15~30%,其发生原因可能与胰腺导管系统异常有关,胰液淤滞或胆汁逆流至胰管而致病。胰腺炎可仅限于环状胰腺部分或侵及全胰腺,急性胰腺炎的水肿或慢性胰腺炎的纤维疤痕还可加重十二指肠梗阻。

  3.胆道梗阻
  临床上较少见,由于环状胰腺位于乏特氏壶腹处、环状胰腺致十二指肠第二段明显狭窄并压迫胆总管以及胰腺炎等原因,均可引起胆总管下端梗阻而出现黄疸。病程久者还可继发胆道结石。
环状胰腺的诊断不太容易,根据典型的症状与体征,结合x线表现,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但有些病例在手术中才明确诊断。
对于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环状胰腺,可不必手术。如已引起十二指导肠狭窄或梗阻,则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分两类:
  1.环状胰腺切除术或切除术
    如果环状胰腺组织较薄,血管分布不多,与肠壁无紧密粘贴,可将环状胰腺切断,或作部分或全部的切除,以解除十二指肠梗阻。如十二指肠因长期压迫已形成狭窄时,可加作十二指导肠纵行切开横形缝合,使肠腔扩大。本术式的缺点是可造成胰腺损伤、胰瘘、胰腺囊肿或十二指肠瘘等并发症;有时手术后十二指导肠的狭窄或梗阻仍不能完全解除。因此,目前多不主张采用此种术式。
  2.捷径手术
  (1)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本术式操作较容易,能完全解除十二指肠梗阻,又能保持胃的功能,而且没有损伤胰管、发生胰瘘的危险,因此比较符合生理,可作为首选的术式。手术方法:切开十二指导肠外侧缘后腹膜,游离梗阻的十二指肠近端和远端;再在梗阻近端和远端的肠管前壁各作两针牵引线,然后在梗阻近端肠管前壁作横行切口,在远端前壁作纵行切口,用1号丝线作间断全层缝合,最后作浆肌层间断缝合。
  (2)十二指肠空肠roux-y型吻合术(结肠前或结肠后):该术式具有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的优点,但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下述几点:①吻合口应选择在十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