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cefcm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骨关节] X3036:胫骨病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12-6 05:34 | 只看该作者
考虑: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2-6 0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2-6 06:31 | 只看该作者
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2-6 06:3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2-6 06:43 | 只看该作者
非骨化性纤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2-6 13:5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非骨化性纤维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
1942年jaffe等认为是一种肿瘤,并将其从巨细胞瘤类中分离出来,1945年hatcher则指出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 fibroma),实质上是一种瘤样病损,又称干骺端纤维性骨皮质缺陷病,但目前则又认为这种病变与纤维组织细胞瘤在病理上难以区分。病灶内含有多核巨细胞,以长管状骨的干骺端皮质处较常见。
【临床表现】
该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二性差异不显著,病灶以下肢长管状骨为多见,如胫骨、股骨和腓骨,其他部位则很少发现,偶尔也可在骼骨及骶髂关节处发现,或在上肢尺骨和肱骨处发现病灶。一般病灶位于骨干的上下端,并且呈膨胀性生长,距离是骨骺软骨2.5~5.0cm。 无特殊的临床症状有助于该病诊断,一般经x线检查后发现,病灶发展缓慢、潜在,且要在数年之后,才会感到局部疼痛和肿胀,主要表现在踝关节、膝关节和腕关节,而且往往会误认为轻微创伤所引起,偶然也可因病理骨折后发现。 x线表现 病灶呈偏心生长、界限清晰,开始距骨骺板不远,随着骨的生长而移向骨干。肿瘤好发于胫骨上端和股骨的下端,病灶呈分叶状疏松阴影,呈椭圆形,直径可达4~7cm,病变处皮质可变得很薄,呈膨胀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12-6 17:07 | 只看该作者
呈地图样改变考虑非骨化性纤维瘤愈合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12-6 18:49 | 只看该作者
非骨化性纤维瘤
为骨结缔组织源性的良性肿瘤 无成骨活动 骨骼发育成熟是 有可能自行消失
病理:肿瘤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 界限清楚 周围有骨硬化
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少年 以8-20岁居多 男稍多于女 多位于四肢长骨距x骺板3-4cm的干骺部 尤以胫骨腓骨股骨多见 随年龄的增长逐渐移向骨干 发病缓慢 症状轻微或偶尔发现 局部可有酸痛肿胀
x线表现: 可分为皮质型和髓质型 皮质型多位于皮质内或皮质下 呈单房或多房的透光区 长轴多平行于骨干 大小约4--7cm 最长可达20cm边缘有硬化以髓腔侧明显 皮质变薄或中断 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髓腔型多位于长骨干骺部或骨端 在骨内呈中心性扩张的单或多囊状透光区 侵犯骨横径的大部或全部 密度均匀有硬化边 少数病灶可自愈。
鉴别诊断
1骨样骨瘤 多发于骨皮质内 瘤巢较小 长径一般小于2cm 瘤巢周围有明星的反应性骨质增生和骨膜反应。局部常有疼痛
2骨巨细胞瘤 多位于骨端 有横向膨胀的倾向。多呈分房状膨胀性骨质破坏 相邻骨质一般无硬化 20--40岁多见
3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多见于6--15岁 有家族发病倾向 病变常多发对称 呈囊状或片状皮质缺损区 无膨胀性骨壳 多于2--4年内自行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12-6 19:09 | 只看该作者
胫骨中段亦有病变,骨髓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12-6 2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x3036:胫骨病变

以下是引用clj20在2007-12-5 17:07:00的发言:[br]考虑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