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骨化性纤维瘤
为骨结缔组织源性的良性肿瘤 无成骨活动 骨骼发育成熟是 有可能自行消失
病理:肿瘤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 界限清楚 周围有骨硬化
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少年 以8-20岁居多 男稍多于女 多位于四肢长骨距x骺板3-4cm的干骺部 尤以胫骨腓骨股骨多见 随年龄的增长逐渐移向骨干 发病缓慢 症状轻微或偶尔发现 局部可有酸痛肿胀
x线表现: 可分为皮质型和髓质型 皮质型多位于皮质内或皮质下 呈单房或多房的透光区 长轴多平行于骨干 大小约4--7cm 最长可达20cm边缘有硬化以髓腔侧明显 皮质变薄或中断 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髓腔型多位于长骨干骺部或骨端 在骨内呈中心性扩张的单或多囊状透光区 侵犯骨横径的大部或全部 密度均匀有硬化边 少数病灶可自愈。
鉴别诊断
1骨样骨瘤 多发于骨皮质内 瘤巢较小 长径一般小于2cm 瘤巢周围有明星的反应性骨质增生和骨膜反应。局部常有疼痛
2骨巨细胞瘤 多位于骨端 有横向膨胀的倾向。多呈分房状膨胀性骨质破坏 相邻骨质一般无硬化 20--40岁多见
3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多见于6--15岁 有家族发病倾向 病变常多发对称 呈囊状或片状皮质缺损区 无膨胀性骨壳 多于2--4年内自行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