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xixi1239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岗证] 06CT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XIXI123987巨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4-8 0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06ct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xixi1239

以下是引用守望可可西里在2008-4-5 22:24:00的发言:[br][br]15、软骨的结构是[br]a、软骨细胞。[br]b、软骨细胞和基质。[br]c、软骨细胞、基质和纤维。[br]d、软骨细胞和软骨母细胞。[br]e、钙化软骨和软骨细胞。[br]  [br]  “软骨(cartilage)由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故,本题应该选择c而不是b。

基质中可能已经含有纤维(上课时老师讲过,不知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4-10 0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06ct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xixi1239

以下是引用hhcckk在2008-4-7 17:45:00的发言:[br][quote]以下是引用守望可可西里在2008-4-5 22:24:00的发言:[br][br]15、软骨的结构是[br]a、软骨细胞。[br]b、软骨细胞和基质。[br]c、软骨细胞、基质和纤维。[br]d、软骨细胞和软骨母细胞。[br]e、钙化软骨和软骨细胞。[br]  [br]  “软骨(cartilage)由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故,本题应该选择c而不是b。
[br]基质中可能已经含有纤维(上课时老师讲过,不知对不对)[/quote]

  hhcckk兄弟,您可能理解错误,请看下图:

  截取的,但能够说明问题。欢迎您及其他各位老师继续就这些试题展开讨论,以期找出比较标准的答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4-10 19:08 | 只看该作者

部分试题分析

42、ct在膀胱癌诊断上的主要作用是(c)
a、区别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
b、对膀胱癌各期的准确分型。
c、发现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结节。
d、对淋巴结是否转移作出精确判断。
e、确定是否伴有尿路梗阻。
分析: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587-590页:ct扫描和mri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对膀胱肿瘤除可显示肿瘤突入腔内的情况,更主要的是能够显示肿瘤有无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和邻近的气管以及侵犯的范围。且在同一检查中可以观察有无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从而提高了临床分期的准确率。
ct扫描与手术病理对照得出的ct分期准确率约为64-90%。分期诊断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膀胱局部不显示增厚时(非切线位)ct不能区分t1和t2;在膀胱壁局部增厚时又难于区别t3a和t3b。对肿瘤侵及邻近器官的判断,如果该器官与膀胱间缺乏脂肪界面,轻微的浸润很难确定。最后在判断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也存在限度。

68、关于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发生部位,错误的是(d)
a、松果体区。
b、鞍上区。
c、背侧丘脑。
d、第四脑室。
e、基底节区。
分析:曹丹庆、蔡祖龙主编,《全身ct诊断学》79页:生殖细胞瘤好发于青少年(15-25岁),亦可见于成人。男性居多(男:女=5-10:1)。其典型部位是中脑顶部和松果体,亦可发生于松果体以外部位如:第三脑室、鞍上、下视丘、基底节、额叶、颞叶深部,也可发生于幕下、第四脑室,称之为“异位松果体瘤”。

90、关于胸部大血管ct扫描正常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右肺动脉位于升主动脉后方。
b、 首先显示的肺动脉是左肺动脉。
c、 主肺动脉高度与左肺动脉相等。
d、 上腔静脉位于气管右侧,大小变异较大。
e、 主动脉弓水平仅显示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弓。
分析: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268页:主肺动脉和右肺动脉通常出现在左肺动脉层面以下的层面。右肺动脉从主肺动脉发出绕过升主动脉后方,向后向右穿过上腔静脉和中间段支气管或右主

支气管之间达到右肺门。

115、胆管细胞囊腺癌ct表现,不包括(e)
a、 实质部分为低密度。
b、 囊壁厚薄不均。
c、 可见囊壁结节。
d、 囊内液体密度。
e、 病变显著强化。
分析: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419页:ct平扫时,胆管囊腺癌的实质部分为软组织低密度影,其囊壁厚薄不均或见乳头状软组织影凸向囊内,病灶内为液体密度。增强后,周围肿瘤实质和纤维间隔有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4-10 19:20 | 只看该作者

我做错的部分试题

与守望可可西里核对答案,发现我做错了不少,惭愧!

64、下列关于脑内肿瘤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起源于胚胎残留组织或血管。
b、肿瘤界限多比较清楚。
c、常引起颅骨骨质改变。
d、局部蛛网膜下腔狭窄。
e、可使邻近静脉窦闭塞。
分析:沈天真、陈星荣主编,《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成像》164页:胚胎残留学说只能解释部分颅内肿瘤,而不能解释大多数颅内肿瘤。因此,有学者提出间变学说,认为颅内肿瘤是由颅内正常组织(少数亦可为胚胎残留组织)在各种因素刺激下发生的。
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91页:脑内肿瘤常引起蛛网膜下腔/脑池受压或闭塞。
(此题我选了a)

6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神经胶质细胞瘤(e)
a、星形细胞瘤。
b、少突胶质细胞瘤。
c、室管膜瘤。
d、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e、髓母细胞瘤。
解答: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94页: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等。
(此题我选了c)

73、ct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间接征象不包括(a)
a、视交叉移位。
b、鞍底局限性变薄下陷。
c、垂体柄偏移。
d、垂体高度增加。
e、垂体上缘局限性隆凸。
分析:沈天真、陈星荣主编,《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成像》199页:垂体微腺瘤间接征象:鞍底局限性下陷或局限性骨质吸收破坏,垂体高度增加,垂体上缘凸向上,垂体柄移位和垂体向外膨隆推压颈内动脉。
(此题我选了b,凭直觉认为微腺瘤不会引起骨质改变)

100、关于肺转移瘤的转移途径,不正确的是(e)
a、 经胸导管转移。
b、 经上下腔静脉转移。
c、 经支气管动脉转移。
d、 经纵隔淋巴结转移。
e、 经颈内动脉转移。
李果珍主编,《临床ct诊断学》340页:转移途径:1、多数经过肺动脉,癌栓经上下腔静脉或胸导管,右房右室到肺动脉。极少数经过支气管动脉。
(此题我选了c,判断错误,“极少”还是“有可能”的)

125、女性,55岁。巩膜皮肤黄染,右上腹胀。ct扫描示胆总管上段重度扩张,于胰头上缘中断消失,梗阻端形态不规则,最可能的诊断是(a)
a、胆总管癌。
b、胰头癌。
c、胆囊癌。
d、胆总管结石。
e、急性胆管炎。
(此题我选了b,2005年的题目我也选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4-15 05:38 | 只看该作者

2006年ct医师资格考试试题

[center]2006年ct医师资格考试试题[/center]

1、以下哪一项不是x线影像的特点(a)
a、图像灰度反映了x线穿过组织的密度。
b、是x线穿透路径上所有结构的重叠影。
c、有一定的放大。
d、x线强度过低时图像的噪声增加。
e、伴影使影像模糊。
选 a 图像灰度主要反映物质的密度,也与被找物体的厚度有关.
07年中级职称考试指导 p5


2、胸腔少量积液常规x线检查常采取的方法是(d)
a、深呼气屏气透视。
b、深吸气屏气透视。
c、卧位透视或照相。
d、转体呼吸透视观察。
e、断层摄影。
选 d 后肋膈角最低,少量少量积液应透视旋转体位, 多角度或倾斜身体观察

3、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一般出现在发病后(b)
a、0.5-1天。
b、2-3天。
c、4-5天。
d、6-7天。
e、8-9天。
选 b实变期相当于病理上的红色和灰色肝样变期,充血期12-24小时, 红肝期 2-3天 ,灰肝期 4-6天, 消散期7-10天

4、x线诊断大叶性肺炎最主要的影像依据是(a)
a、肺大叶性阴影。
b、含气支气管影。
c、两肺多发大片影。
d、肺纹理模糊增重。
e、横膈运动受限。
a典型表现为病变区呈均匀密实阴影,其形态、范围与受累肺段、肺叶完全符合。

5、肺脏不具有换气功能的解剖结构是(a)
a、小叶支气管。
b、呼吸性细支气管。
c、肺泡管。
d、肺泡囊。
e、肺泡。
a 气管-左、右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亚段支气管-肺小叶支气管-末梢细支气管-一、二、三级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一、二、三级呼吸细支气管以下有换气功能

6、易出现脓胸或脓气胸的肺炎是(d)
a、大叶性肺炎。
b、支原体肺炎。
c、支气管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霉菌性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又称化脓性肺炎,特征性表现为肺气囊,并发症较多,常见者有胸膜炎、心包积液、支气管胸膜瘘、纵隔气肿等。肺部炎症早期即有大量积胸腔液或脓气胸者,常可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7、支原体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是(d)
a、多发于冬季。
b、症状轻。
c、两肺或一侧肺阴影。
d、冷凝集试验阳性。
e、红霉素治疗有效。
选d其他几项都没有特异性,支原体肺炎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

8、血源性肺脓肿,脓肿形成时间一般在(b)
a、1-4天。
b、5-7天。
c、7-10天。
d、2周左右。
e、>14天。
选b血源性肺脓肿 \"脓肿在不到一周或一周的时间形成”

9、下列哪项不是良性胃溃疡的x线征象(d)
a、项圈征。
b、粘膜线。
c、狭颈征。
d、指压征。
e、粘膜集中。
选d 项圈征、粘膜线、狭颈征、粘膜集中是良性胃溃疡的x线征象,指压征、环堤征、裂隙征是溃疡性胃癌的x线征象。

10、胃粘膜皱襞大小所反应的是(e)
a、胃收缩状态。
b、胃张力程度。
c、胃壁肌厚度。
d、粘膜肌层厚度及功能。
e、粘膜下层厚度和功能。
选e:胃肠道的粘膜是一种具有独立活动功能的可塑性组织,在胃粘膜和肌层之间,有一层含血管、肌纤维和神经成分的疏松的粘膜下层,由于这一层组织的存在,粘膜层得以在没有肌层参入的情况下形成皱襞,并能独立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11、小肠淋巴滤泡最丰富的部位是(e)
a、十二指肠。
b、空肠上段。
c、空肠下段。
d、回肠进端。
e、回肠远端。
选e

12、下述胃疾病不是溃疡的是(a)
a、迷走胰腺。
b、平滑肌瘤。
c、腺瘤。
d、早期胃癌。
e、疣状胃炎。
选a,迷走胰腺之特征性影像所见为:隆起性病变之中心可见小钡斑,为导管之开口部形成之凹陷,而非龛影。平滑肌瘤、腺瘤、早期胃癌、疣状胃炎都可以有溃疡形成。


13、下述疾病中引起盲肠缩短、变形收缩最常见的原因是(d)
a、溃疡性结肠炎。
b、阿米巴性结肠炎。
c、局限性肠炎。
d、增殖性肠结核。
e、慢性痢疾。
选d增殖性肠结核最常引起盲肠缩短、变形收缩,有时盲肠缩短不见,回盲不呈“一”字征

14、根据所含纤维不同,可将软骨分为(a)
a、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
b、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瘤软骨。
c、玻璃软骨、弹性软骨、瘤软骨。
d、关节软骨、纤维软骨。
e、软骨基质、钙化软骨。
选 a软骨是由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根据各种软骨所含的主要纤维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

15、软骨的结构是(c)
a、软骨细胞。
b、软骨细胞和基质。
c、软骨细胞、基质和纤维。
d、软骨细胞和软骨母细胞。
e、钙化软骨和软骨细胞。
选c,解释同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4-15 06:08 | 只看该作者

我做的答案

我做的答案
001、a  002、d  003、b  004、a  005、a
006、d  007、d  008、b  009、d  010、e
011、e  012、a  013、d  014、a  015、c
016、e  017、d  018、a  019、d  020、c
021、d  022、c  023、e  024、a  025、e
026、e  027、c  028、b  029、e  030、b
031、d  032、a  033、a  034、d  035、a
036、a  037、e  038、a  039、e  040、d
041、c  042、c  043、d  044、d  045、c
046、0  047、0  048、e  049、d  050、b
051、e  052、e  053、b  054、c  055、d
056、b  057、b  058、c  059、e  060、c
061、e  062、e  063、d  064、d  065、a
066、e  067、c  068、d  069、e  070、d
071、c  072、c  073、a  074、c  075、a
076、b  077、e  078、e  079、b  080、b
081、c  082、d  083、e  084、0  085、d
086、0  087、b  088、a  089、e  090、b
091、d  092、e  093、d  094、d  095、d
096、b  097、d  098、a  099、0  100、e
101、e  102、c  103、a  104、b  105、e
106、b  107、d  108、c  109、e  110、c
111、c  112、a  113、c  114、b  115、e
116、b  117、a  118、a  119、b  120、e
121、a  122、d  123、e  124、d  125、a
126、c  127、d  128、a  129、e  130、d
131、c  132、d  133、b  134、c  135、c
136、a  137、d  138、b  139、d  140、b
141、c  142、b  143、c  144、b  145、d
146、c  147、c  148、d  149、0  150、e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4-15 23:47:4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4-21 05:01 | 只看该作者
xie学习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5-9 09:4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好东西,顶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5-16 02: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有答案又有解释,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5-19 23: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有答案又有解释,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