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的讨论意见!尤其是12楼朋友的精辟分析。根据各位的意见提示,我也参考了一下文献资料,觉得有两条重要依据很符合12楼的诊断。
据报告﹐自7~8个月的婴儿至72岁的老人均有患肺泡蛋白沉积症者﹐但以30~50岁者居多。男性约为女性的3倍。鉴于约半数病人经常接触各种粉尘或有害气体﹐且以硅尘长期给鼠吸入﹐可使动物患肺泡蛋白沉积症﹐故认为本病可能是肺泡对化学性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分解,产生pas阳性蛋白质。
该患者男性,34岁,进一步追问病史,该人系矿砂堆场码头工人,长期粉尘环境下工作。--这条病史符合以上特点。
文献报告:x线表现 (1)中央型:肺内弥漫细小模糊结节或羽毛状浸润阴影。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病变自两肺门向外围延伸分布,形成蝶翼状外貌,甚似肺泡性肺水肿,为本病典型表现。(2)外围型:小叶浸润病变分布于两肺外围或一侧外围,轮廓模糊。
ct表现 (1)中央型:表现为蝶翼状浸润性阴影对称分布于两侧肺门周围,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病变区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2)外围型:表现为多发性条片状、斑片状及斑块状高密度影,弥散、对称或不对称分布于两肺或一侧肺外围部位。病变区与正常肺组织及脏层胸膜面分界清晰,呈地图样改变。hrct可显示小叶间隔增厚及肺小叶内淡淡的密度增高影等细微结构,同时易发现肺大疱、肺气囊及节段性肺不张。
再仔细阅读该病人的ct片,我们不难发现,病例所表现的正是外围型的肺泡蛋白沉积症表现,即:为多发性条片状、斑片状及斑块状高密度影,弥散、对称或不对称分布于两肺或一侧肺外围部位。病变区与正常肺组织及脏层胸膜面分界清晰,呈地图样改变。
![]()
![]()
所以,我本人的意见也是趋向于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尽管最后诊断还是要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物检查或经纤支镜或剖胸活检作出病理诊断。或痰液检验:咳出的痰经80%乙醇固定,pas染色有15%阳性的脂质。
[本贴已被 yxyxjs 于 2008-3-23 15:28:21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