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不稳(转)
一般可分为上颈椎不稳和下颈椎不稳。上颈椎不稳是指颈2以上的寰枕和寰枢关节;下颈椎不稳指的是颈2、3以下的颈椎关节。引起颈椎不稳的原因主要有颈部创伤、炎症、先天性畸形、肿瘤、肌营养不良、颈椎关节退变以及医源性等原因。
医学影像学上可表现为前后、旋转、侧方、成角不稳;临床上把因结核、肿瘤、炎症等疾病引起的颈椎不稳称为器质性不稳;把颈椎关节囊、韧带松弛引起的不稳称为功能性不稳;把颈椎间盘、关节突的关节及颈部软组织退变引起的称为退行性颈椎不稳;由过度牵引、不当的手法操作以及手术等原因所致的不稳称为医源性颈椎不稳。
临床表现: 头颈部解剖生理学特点决定了颈椎不稳时头部、 颈肩臂背部、胸腹部及下肢都可以有临床症状出现。功能性、退变性不稳有头痛、头晕、头木、头胀,眼部疼痛不适、目胀、视物模糊、视物疲劳,耳塞、耳鸣,部分病人可出现记忆力减退、近事遗忘,性格脾气改变、学习成绩下降等症状,少数人转头颈时可突然晕倒;颈肩臂背的症状主要有点、片或条带状的酸、沉、胀、痛、麻、僵、硬、活动不便;胸部症状有阵发性胸闷、心慌、气短、发憋、好出长气等;还有腹胀、打嗝、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和下肢酸软乏力的表现;部分病人还可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或血压不稳。专科检查常发现颈椎活动受限,上肢肌力减弱;屈/伸/旋转头颈时可诱发出上述的某些症状或使原来的症状加重;挤压神经根孔或牵拉试验可呈阳性;严重者上肢某些肌肉发生萎缩;
颈椎过伸过屈侧位片:可见相邻椎体间位移,颈椎变直、成角、反曲、上直下曲或上曲下直等曲度改变,轴向移位可见椎体“双线征”等。此外,一些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及核磁共振(mri)等检查上也有相应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