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江尾海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胸部] CT13460:双肺弥漫性结节影,请分析!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5-16 07:3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结核空洞并双肺支气管播散,以前没见过!希望有追踪结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5-16 13:57 |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结核空洞并双肺支气管播散(树丫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5-16 14:27 | 只看该作者
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痰中夹血2月,痰检无结核菌,无矽肺史,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影像资料:双肺弥漫性小结节影并小囊样高透过影及空洞形成。

影像诊断:组织细胞病(histiocytosis)
     这是一种少见的病例,根据你提供的资料应首先考虑本病可能,该病常见于青壮年人群,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恶性病变,建议尽早骨穿检查。下面提供相关知识链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 简称恶组)系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全身性单核 - 巨噬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广泛浸润各组织器官,常有高热、肝脾、淋巴结的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进行性衰竭等特征。 其病变可累及多脏器:肝、脾、骨髓、淋巴结以及非造血组织,不同病例累及器官数不一,至少2个,最多可达16个,80%累及器官在5个以上。恶组多呈局灶性,不同部分的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病变不一致,被认为呈多中心性发病。多形性、异形性及吞噬性是本病病理组织细胞学的共性。

  【病因】  

  本病因至今不明,通常认为是组织细胞性淋巴瘤或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一种变型,可能于 eb 病毒感染有关,亦有人士认为是自身免疫增殖性疾病或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所致。近年来报道恶组常作为继发于其他肿瘤的第2个恶性肿瘤,常伴发于恶性淋巴瘤(b 细胞性)、t 细胞性和裸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 - 单核细胞白血病、 lennerts 淋巴瘤。推测可能于化疗或原发肿瘤抑制免疫系统,导致染色体异常,克隆恶性突变有关。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分型】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特殊类型的还有肠型恶组、皮肤型恶组、神经型恶组、多浆膜炎症。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7个月-78岁均可发生,以青壮年多见(15-40岁占多数),男多于女,二者之比约为2-3:1 ,以农民为多见。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程在1年以上),以急性型为多。起病急骤,病程短促、凶险,疗效极差。  

  1 、首发症状 发热为首见及常见的症状(97.2%),多为持续高热,少数为不规则发热,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升高。少数也可以乏力、上呼吸道感染或肝、脾、淋巴结肿大起病。总之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明显消瘦,极度衰弱。  

  2 、造血器官受累  
  (1)由于骨髓被大量异常组织细胞浸润及组织细胞有吞噬血细胞的作用,加上脾亢及毒素抑制等作用,大多数患者有全血细胞减少,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及各种继发性感染。

  (2)肝、脾、淋巴结因异常组织细胞浸润而逐渐肿大,但不一定同时发生。肝大者达85% ,质软至中,可达肋下9cm 。脾大显著(75%),质中到硬,一般肋缘下3-5cm 可触及,可有压痛。淋巴结肿大45.7%,多为黄豆至蚕豆大,以颈及腋下常见,腹股沟次之,少数表现为腹块。  
  (3)黄疸常在后期出现,主要由于肝实质细胞损害及肝门淋巴结肿大,压迫胆管所致。  

  3 、非造血器官受累  由于病灶散在、不均匀和不规则性,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

  (1)肺部浸润:有咳嗽、咯血、胸痛等,重者出现呼吸衰竭。 x 线胸片示有片状模糊或小结节影。  

  (2)多发性浆膜炎:胸、腹、心包等浆膜腔积液,除脏器及浆膜浸润外,低蛋白血症也是浆膜积液原因之一。  

  (3)心脏间质受累:心电图示有心肌损害,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奔马律、房颤及室性早搏等。

  (4)皮肤:表现为浸润性斑块、结节、丘疹或溃疡。  

  (5)肾脏:可见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  

  (6)骨骼: x 片可示全身扁骨和长骨骺端多发性穿凿样或囊样骨质破坏。  

  (7)其他:脑部受累可出现脑膜炎、失明、截瘫、尿崩症及眼球突出等。  

  4 、特殊类型恶组  

  (1)肠型恶组:好发于结肠或小肠,累及不同肠段,肠壁增厚使肠腔狭窄,也可弥漫浸润,侵及整个肠壁。临床有肠出血、坏死或溃疡表现,穿孔率为88.8%。一旦穿孔,预后极差。  

  (2)皮肤型恶组:皮损为多形性,非向表皮性,多见于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呈进行性发展,个别自行消退或此起彼伏。  

  (3)神经型恶组:多累及9、10、12 对颅神经麻痹,引起吞咽困难、眼球麻痹、失明。  

  (4)多浆膜炎型:多在全身浸润,疾病进展期发生。   

  【诊断标准】

  1 、血象 半数以上白细胞<4.0×109/l ,可低达1.0×109/l。少数患者早期白细胞可增多。疾病早期可有中至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随着疾病的进展,多数有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仅少数患者(17.71%)周围血片中可见少量异常组织细胞,因为组织细胞在造血组织中被网状纤维所固定,细胞间相互粘附,不易进入周围血液。

2 、骨髓检查 多数增生活跃,增生低下病例多已达晚期。多数病例骨髓中能找到多少不一样的异常组织细胞。  

  3 、临床表现 长期发热,以高热为主,伴进行性全身衰竭;淋巴结、肝、脾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5-16 16:46 | 只看该作者
左上肺继发型肺结核。左上肺空洞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5-16 1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3460:双肺弥漫性结节影,请分析!

以下是引用mzjctmr在2008-5-15 19:52:00的发言:[br]患者男性,39岁,咳痰带血2月。[br]ct肺窗显示:左上肺尖见薄壁欠规整空洞影,其下部似见一小环状空洞影相连,洞周见多枚条索灶及小斑片状高密度,并见胸膜牵粘,双肺弥漫分布较均匀的小气腔粟粒结节,边缘略模糊,多“呈树牙征”改变,胸膜下未见结节。[br]考虑左上肺结核空洞并气道播散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5-16 18:1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继发性肺结核伴空洞形成,并支气管播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5-16 1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3460:双肺弥漫性结节影,请分析!

以下是引用卜一在2008-5-15 20:15:00的发言:[br]支持:继发性肺结核伴空洞形成,并支气管播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5-16 19:04 | 只看该作者
继发性肺结核伴空洞形成,并血型播散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5-16 19:1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结核播散可能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5-16 19:2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结核并支气管播散,支气管扩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