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翁志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腰部] CT15226:右腰部占位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8-18 06:2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神经源性肿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8-18 06:35 | 只看该作者

ct15226:右腰部占位

影像特点:以右侧横突破坏吸收为中心不规则分叶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块影,内见钙化影(还是瘤骨?)和液化坏死区,右侧腰大肌,腰方肌及竖直肌受侵犯,右肾及输尿管受压向前推移.增强实质区强化.液化坏死区无强化;右侧椎间孔稍增大并见强化的肿瘤影向椎管内生长.
定位:腹膜后.
定性:有骨质破坏,内见钙化影(还是瘤骨?)和液化坏死区.增强实质区强化.液化坏死区无强化;右侧椎间孔稍增大并见强化的肿瘤影向椎管内生长.
腹膜后近脊柱的不规则分叶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块影,右侧椎间孔稍增大并见强化的肿瘤影向椎管内生长,是神经源性恶性肿瘤.与转移灶鉴别.如有原发灶就可考虑转移.
诊断:腹膜后周围恶性神经鞘瘤

神经源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后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少数肿瘤可部分发生在椎间孔内,使肿瘤呈哑铃状生长.病理上良性占多数,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恶性的有恶性神经鞘瘤(神经性肉瘤),节神经母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较少见的有从副神经节发生的良恶性嗜铬细胞瘤,能分泌肾上腺素;临床上呈波动较大的高血压.肿瘤好发于青中年,儿童多见于节细胞神经瘤和节神经母细胞瘤.多发的神经纤维瘤,除纵隔外可见于其他神经,同时伴有多发皮肤结节,紫斑及骨改变,称为神经纤维瘤病 .

周围神经系统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①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多光滑,整齐,有时可呈分叶状,常向一侧突出.多位于脊柱旁.
  ②侧位上,肿瘤位于后纵隔,常与脊柱发生重叠.
  ③肿瘤附近的骨改变,包括椎体的压迫,侵蚀,肋间隙的增宽,肋骨的压迫,侵蚀及椎间孔扩大,对神经源性肿瘤的确定有价值,且可大致提示良恶性.为此应注意加照胸椎片.
  ct表现:
  ①肿瘤位于后纵隔椎旁.
  ②肿块多呈均一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滑.
  ③肿瘤内钙化少见,发生于成神经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及成神经节细胞瘤.
  ④肿块内可发生囊变或脂类较丰富而密度减低.
  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多为圆形,神经节性肿瘤呈纵行生长,而分叶者多见于恶性肿瘤.
  ⑥相邻椎间孔扩大是神经源性肿瘤可靠征象.肿瘤也可造成相邻骨质,如肋骨,椎体压迫性改变.邻近骨质不规则破坏则提示为恶性肿瘤.
  ⑦胸膜下结节和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另一表现.
  mri表现:
  ①后纵隔椎旁肿块,类圆,卵圆或分叶状,部分肿瘤可突入椎管内,而呈哑铃状表现.相邻椎体可有压迫性改变,椎间孔可扩大.
  ②肿块呈长t低信号和长t高信号,若内有囊变则囊变区为更长t和t信号.
  ③肿瘤内也可见无信号钙化灶,但显示效果不及ct.
  ④注射gd-dtpa后,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

  后纵隔椎旁软组织密度或信号肿块,边缘光滑,圆形或分叶状,提示为神经源性肿瘤.如并有相邻椎间孔增大,则是诊断有力佐证.此外还可并有邻近骨压迫性改变,如同时并有钙化或骨破坏,胸腔积液或胸膜处结节,则提示为恶性神经源性肿瘤.特别是在儿童 .



[本贴已被 hejie 于 2008-8-18 22:12:14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8-18 14:4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椎体附件结核并腰大肌脓肿,或神经源性肿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8-19 03:32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9-24 17:00 | 只看该作者
患者入院后行腰大肌肿物穿刺活检。
病理诊断:(腰部)肿物,见恶性肿瘤组织,结合免疫组化检查,病变较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cimentin(++),lca(+++),cd20(++),cd45ro(+),ck(-),hmb45(-),s-100(-),n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4-22 20:49 | 只看该作者
结果收到,首先诊断恶性肿瘤就对了一大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